中文EN
通过互联网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1-07-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7月13日第2206期 作者:郑子君
分享到:

  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风情各异的民族传统节日,巧夺天工的民间艺术,宏伟壮观的历史古迹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开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需要我们世代传承的文化根脉、文化基因。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成为必需品,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应积极拥抱互联网,实现跨界融合。

  互联网改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互联网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作用。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名画书法、陶瓷玉雕不再仅是陈列在玻璃展柜内冷冰冰的“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而是以高清的面貌出现在多款有温度、有情怀的数字产品之中。“数字多宝阁”“故宫名画记”“数字文物库”等产品上线后,零距离地观赏、“触摸”极大地满足了文物爱好者学习、研究的需求,而且也唤起了更多年轻人关注文化遗产、守护中华文明的热情。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不再是束之高阁、少人问津的“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而是被搬到大屏幕上,以文化类节目的形式惊艳亮相。《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于各大互联网平台上的播放量惊人,在带动人们重温国学之美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人们自觉学习和传承国学经典的积极性。历史遗址、文化景观不再是雄踞一方、闻名海内外的“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而是以全景虚拟再现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全景故宫”“数字敦煌”等通过全新的漫游体验让人们仿佛身临其境,也让传统文化在网络中找到了“一席之地”。

  互联网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一场书法展览,参观者络绎不绝;一出京剧表演,现场座无虚席。然而,这样的传播方式只具有“点”的效应,不具备“面”的优势。受众数量有限,传播方式也因时间和地点限制而不具可持续性,且受众只是被动欣赏,无法满足互动需要。互联网的出现则弥补了上述传播方式的弊端。互联网的开放性、共享性为传统文化资源搭建了最广泛的传播平台。通过互联网,传统文化数字资源可以无处不在、无所不及,人们可以遨游到千里之外的文化景观之中,也可以探索散落在大街小巷的手工技艺。互联网的即时性、便捷性消解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能够做到“无缝传播”。互联网极大压缩了传播的时间差,让世界缩小成村落,真正实现了古代与当代的连接与对话、中国与世界的连接与对话。互联网的平等性、交互性改变了传统的单向传播、中心化传播方式,也转变了人们在传统文化传播方式中的角色。大众可以是传统文化的被动接收者,也可以是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自媒体”,都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传统文化传播打开了一扇新大门,为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文化传播格局”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知识价值及凝结在其中的价值观等。互联网在传统文化的价值实现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比如,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入驻bilibili后,数百万的点击播放量使这档纪录片在年轻一代中“火”了起来。通过再现文物的修复过程,人们了解到特定文物反映出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风土人情、艺术的表现形式、匠人们的手法技巧以及凝结在文物中的思想和智慧。年轻一代在感叹历史厚重、文化灿烂的同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油然而生。不断增进文化认同,才能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

  互联网带来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路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共文化服务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而且,公共文化服务讲究便捷、公平、免费,这在以往的一些偏远地区是很难实现的。但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区域更广,体验更稳定、流畅,内容更加多元。“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让人们在享受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地植入心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互联网传播提供丰富内容。互联网传播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深远等特点,同时,其传播也存在过度娱乐化、庸俗化、碎片化等弊端。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或可弥补互联网传播的不足。此外,互联网传播需打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衔接堵点,不能采取拿来主义、照搬照抄。我们应积极探索其富有的永恒魅力,深入挖掘其具有的当代价值,既保留“老酒”的醇香,又注入时代的清香,使互联网传播内容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顺应人们的现实需要。

  深刻认识互联网的特点和规律,精准把握互联网用户的文化需求,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互联网进行文化传承、传播与创新,是互联网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思维模式。我们要找准网络用户的文化兴趣点所在,有针对性地对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和广泛传播。相较于互联网时代时间碎片化的特征,文化的前后相继性要求互联网传播不仅注重文化宣传热点,而且要把热点置于文化长河中进行宣传。互联网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的分水岭。文化搭乘科技“顺风车”,不仅开拓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领域,而且产生由点及面、由面到体的发展态势,推动文化相关产业综合发展,不断延伸文化产业链。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为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驱动力。网络传播的平等性、交互性特征消解了传统主流媒体在文化传播中的中心地位。而在不同文化观念的碰撞中坚守本心、积极扬弃、交织融合,也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