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卜风贤:倡导诺贝尔奖科学精神 促进科学研究事业发展
2019-03-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3月26日第1660期 作者:卜风贤
分享到:

  诺贝尔奖的评审结果历来不缺乏争议,或许一个具有争议的诺贝尔奖评选结果恰恰是其科学精神与人文魅力的完美结合。很多时候,诺贝尔奖获得者反倒因为这样的争议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影响力,而从争议声中也可以折射出诺贝尔奖鲜明而突出的科学精神。

  诺贝尔奖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

  尊崇创新突破的科学成果是诺贝尔奖百年来奖励基础上体现出来的精神要素,也是研究诺奖者一致认可的精神标识。虽然克劳福德(Elisabeth Crawford)等人对1901年至1937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获得者的专门研究揭示了一些诺贝尔奖评审中的问题,也透露了一些诺贝尔奖评定过程中不为外人所知晓的具体细节,国内也有人对诺贝尔奖做过一些专门研究并提出了这样那样的批评,但是对于获奖者在专业科学研究领域作出的重大而杰出的科学贡献几乎无所置喙。诺贝尔奖作为一个科学发展的风向标展示了科学发展的重要历程,涵盖了科学内容、科学精神及科学价值观的方方面面,不但激励了一批优秀科学家为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开拓进取,也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方向和潮流并成为科学史上最具魅力的璀璨明珠。

  诺贝尔奖的科学精神,也表现在唯才是举不问出身,科研成果的价值是诺贝尔奖表彰的基本标准。从已经披露的诺贝尔奖评审过程看,诺贝尔奖候选人的资历威望并不对是否获奖产生根本作用,诺贝尔奖候选人被推荐次数的多少也不是获奖的主要理由,诺贝尔奖候选人发表的论文数量以及论文发表的学术期刊及其影响因子更没有成为决定是否获奖的关键因素。诺贝尔奖追求的是人类科学的进步,表现的是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科学意志力,所以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副教授多娜·斯蒂克兰德可以获得201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青睐,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保罗·罗默也能摘取201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桂冠。

  诺贝尔奖的科学精神,还表现在对知识的敬畏和对科学家的尊崇。从诺贝尔奖评审过程看,诺贝尔奖评审专家的提名是一个基本条件,而这样的提名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约束的,既不需要名家引荐,也不需要参评者苦心经营,只要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及其成果水平进入同行专家的法眼就有可能被举荐为诺贝尔奖评委提名。这样的评审程序省略了一切不需要的繁文缛节,也剔除了评审过程中任何可能出现的暗箱操作,一切都在静悄悄地进行之中,又都是为了科学事业而秉持科学至上的精神原则。科学家获得诺奖后虽有惊喜但理直气壮,没有盘根错节的学术关系左右诺贝尔奖的评奖形势,不会因为刻意逢迎专家评委而使科学家备受低眉折腰的人格摧残,诺贝尔奖获得者只需要在特殊时刻保持电话畅通接听获奖喜报即可。这给科学家们一个公开的信号,诺贝尔奖只给那些精心专研学术心无旁骛的科学家创造机会,诺贝尔奖是科学家的俱乐部,只关注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科学成果。

  诺贝尔奖的科学精神,更体现在鼓励科学家充分展示科学研究的魅力并享受其中乐趣。只有专注于科学事业的人才能感受到科学研究既有一丝不苟循规蹈矩的严谨,又有魔幻般灵感激发的魅力。1953年,弗朗西斯·克里克(F.H. C. Crick)和詹姆斯·沃森(J. D. Watson)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共同发现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Watson-Crick DNA model),并将这一重大发现发表在《自然》杂志上,1962年他们二人与威尔金斯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虽然在DNA分子模型研究中,他们与伦敦国王学院的威尔金斯等人一道进行了艰辛探索,但是克里克和沃森的工作更具有传奇色彩,他们在剑桥街的老鹰酒吧(The Eagle Cambridge)讨论“生命的奥秘”(即DNA双螺旋结构研究)的故事流传颇广,使得人们常常将老鹰酒吧与卡文迪许实验室联系在一起,视作诺贝尔奖的策源地。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多娜·斯蒂克兰德也因为偶然的机会参加了导师的实验并发表了诺奖级的论文,成为近日国内网络上调侃的娱乐段子。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学故事显现出科学研究丰富多彩的立体形象,科学研究因为偶然的成功而更加精彩,因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出人意外更加迷人。在诺贝尔奖的推动下,科学研究日益成为人类共同营造文明的家园。

  诺贝尔奖科学精神与中国传统科学精神融合发展

  科学传入中国以后,经历了曲折艰难的发展。经过近代以来的科学传播、科学启蒙和科学发展,我国建立了体系完备的科学研究机构,也组建了日益壮大的科研队伍,形成了我国科学家影响力不断增强的科学世界新格局。

  李约瑟研究所前任所长古克礼教授曾经以《新李约瑟问题》为题做过专门的学术报告。他在充分肯定中国古代科学成就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取得巨大进步的现实状况提出了颇具启发意义的“新李约瑟问题”,即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情况下,能不能作出更大科学贡献并推出更多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古克礼教授的结论是积极和建设性的,他认为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农、医、天、算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是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秉承传统科学精神的中国人民必将在新形势下再创辉煌。结合新李约瑟问题的思考,诺贝尔奖折射的内涵丰富的科学精神对我国科学研究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科学发展探索未知世界的根本原理,科学家本人的科学精神培养和创新能力训练将会直接影响到科研成果的质量水平。过去几十年我国科学研究事业中取得的每一项成果、每一个方面的进步都是在科学家勤奋敬业、不断进取的探索过程中实现的,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为科学事业奉献青春,屠呦呦等科学家也作出了重要科学贡献并斩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国科学家秉承了极其宝贵的爱国奉献情怀,也体现了现代科学中创新突破的科学精神。

  如果对传统科学精神予以概括总结的话,可以发现传统社会中国科学家表现出强烈的爱国奉献情怀和博学通识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达的是知识分子的爱国奉献情怀,也是科学家们致力于农、医、天、算各学科发展求索的心路历程。中国古代的学问家也追求各门专业知识的融汇贯通和才、学、识的兼容并蓄,沈括的《梦溪笔谈》、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科学巨著既有专业领域的远见卓识,也是集大成的科学典籍。博学通识是传统科学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标志,也是中国现代科学发展中应该予以传承赓续的精神食粮。在传统科学向现代科学跃迁的过程中,科学原理、科研方法、科学家素养等方面均会发生革命性变化,但是科学精神则有一脉相承的必要和可能。

  当前,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科学的新生力量,交叉学科发展中最为关键的学理要素就是打通学科之间的藩篱和专业之间的界别,这同中国传统科学中所蕴含的博学通识精神存在某种共鸣。目前,高水平科研成果都是科研团队中各成员相互协作取得的,多学科、多专业的互补协作成为组建科研团队的基本准则,这是传统科学精神在现代科学发展中得到继承发展的直接体现。

  虽然我国科研成就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是我国的科学事业已经完成了起步阶段的建设任务,开始在高层次的科研成果方面与西方科研大国、科研强国一争高下。秉承爱国奉献情怀和博学通识精神的中国科学家,在科学精神的构建方面经过了多次科学启蒙的洗礼,愈加信念坚定、方向明确。诺贝尔奖体现的科学精神,也成为中国科学家事业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对于国家科学发展战略要求和科学研究经费投入,我国的科研成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与欧美科学强国相比尚存在明显差距。究其原因,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非科学因素影响了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弱化了科学精神的培育提升。倡导诺贝尔奖科学精神,继承和弘扬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与博学通识的科学精神,对于促进我国科学研究事业的整体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