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高莹)3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2024年度国际问题研讨会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形势报告(2024)》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志敏出席会议并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志敏致辞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赵志敏指出,回望2023年,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动荡变革加剧;展望2024年,国际秩序仍处于大调整、大分化、大重组变动期,世界发展与安全既蕴含着新机遇,也面临着多重不确定性不稳定性。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中国式现代化稳步推进,我国以自身发展不断壮大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正面力量、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积极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动“全球南方”联合自强,成功举办中国—中亚峰会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实现金砖历史性扩员,促成沙特伊朗历史性和解,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中国动能。
赵志敏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要讲话,明确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努力方向。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国际问题研究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旨在对近两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学术成果进行检验。要坚定理论自信,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习近平外交思想及其所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紧密结合当今国际现实和外交实际,全面总结国际关系运行、演变的基本规律;要深化学术自省,勇于突破西方学术方法、观点、思想影响,强化理论创新与方法创新的主体性,以中国自主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促进发展中国家战略自主、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要加强创新自觉,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实现多学科、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创新,提高学术原创力,为中国特色国际关系学科体系建设创造新动能、新活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副主任、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主持会议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冀祥德代表出版方致辞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形势报告(2024)》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主编,国际研究学部各研究所参与撰写。该书总报告对2023年全球形势与世界格局发展状况进行回顾,并对2024年全球重大风险和主要趋势作出预判。8个分报告分别对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大国以及欧亚、中东、拉美、亚太、非洲等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外交领域形势以及热点事件和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展望2024年该区域发展趋势。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的作者代表分别介绍了总报告及分报告内容。
报告指出,2023年,大国间地缘政治与意识形态竞争的烈度依然居高不下,继续推动整个国际体系加速分化重组,风高浪急的百年变局之中仍在累积涌起惊涛骇浪的动能。2024年,在动荡变革的全球大趋势下,世界面临新的不稳定、不确定和难预料因素。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全球原有趋势持续演化并呈现一些新的特征,如全球治理体系离散化、美国等西方国家国内政治极端化、世界经济“再全球化”、产业政策主流化、美国对华战略明朗化、世界经济发展低碳化、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人工智能武器化、全球生产与交换数字化、核与太空威胁现实化等。2024年全球可能遭遇的重大风险主要包括:美国大选产生负面溢出效应,世界经济大幅下滑,极端天气与自然灾害冲击粮食安全与供应链稳定,全球债务重回加杠杆轨道,巴以冲突扩大化,俄乌冲突延宕升级,全球暴恐袭击回潮,网络安全形势日趋复杂,中国周边出现地缘政治冲突,全球重大传染病再次暴发。
在区域发展方面,报告认为,中亚和高加索地区将保持外交多元态势。欧洲将采取“双管齐下”策略,一方面持续致力于加强对美关系,另一方面将努力发展自身实力,以减轻美国大选可能对欧洲的影响。欧美关系能否适应新的环境、保持韧性,将取决于2024年美国大选的结果。非洲形势将呈现稳中有乱、乱中有韧、变乱交织、复苏发展的特征,大国博弈仍是非洲国际关系的底色。墨西哥、委内瑞拉、乌拉圭等拉美七国将举行大选,地区政治力量格局将面临新的调整,拉美经济延续低迷增长态势,中短期内整体上仍有抗风险能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地区安全局势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地区内多场重要政治选举接踵而至,地区合作双向态势仍将延续。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副主任、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主持会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冀祥德代表出版方致辞。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国际研究学部、国家全球战略智库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非洲研究院)承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协办。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形势报告(2024)》发布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