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永仙(民文所)
我国公派科研人员到国外访学大概分两类:一年期以下的访问学者和两年期的博士后。我选的是后者,因为两年时间足够让人按照当地的节奏来学习和生活,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一国的语言和文化。如今回看这段访学的日子,有挑战有收获也有回味。
初入巴黎:从挑战到适应
在巴黎留学的人,大多体验过申请居留身份(Titre de Sejour卡)、房补(CAF)、社保(Vitale卡)的折磨。这一系列流程仿佛“升级打怪”一般,每一步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的人最终打通了所有关卡,也有的人折腾一番却是徒劳。
留学生抵达法国后,首先得按签证类型置换成当地的居留身份。流程从登录警察局官网系统填报信息开始,数周后会收到通知短信,按指示购买印花税并预约挂号,最后在指定时间去巴黎市警察总局排队领取居留卡。整个过程通常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才能走完。
房补(CAF)和社保(Vitale卡)是在法留学生不容错过的两项重要福利。先说房补,顾名思义,它是对租房费用的补贴。凡是月收入低于法国最低收入标准(1750欧元/月)的人都可以申请,大部分中国公派留学生都符合条件。以800欧元的房租为例,通常可以获得约200欧元左右的房补,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留学生的经济压力。不过,申请过程通常要两三个月,有的甚至长达半年才拿到补贴,中途还可能被要求额外提交材料。
再说社保申请,一旦获得法国的基本社保(Assurance Maladie),医疗费用的70%可以报销,为留学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健康保障。获得社保账号只是第一步,之后还需提交照片,等待制卡,直至收到Vitale卡,这一流程短则三个月,长则半年。有了基本社保之后,还可以再申请CSS(团结互助补充健康保险),这是法国政府提供的额外医疗保障,可报销剩余的30%。这样一来,留学生便能享受全额医疗报销福利,还能免费配近视眼镜。
办理这些福利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熟悉法国社会体系运作的机会,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在异国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同样的申请在不同人身上却进展各异——有的迅速获批,有的进展缓慢,甚至有人成功,而有人被拒,充满了偶然性。留学生们都戏称这种不可预知的结果是“开盲盒”。
学术探寻:知识与创新的碰撞
在办理各种手续的过程中,法语学习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科研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相比一些整天待在实验室的物理化学专业的学者朋友,作为文科类访学者,时间相对自由和灵活一些。有时可以参加所属科研团队的定期学术交流会,以了解国际同行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有时则会“广撒网,多捞鱼”,去旁听其他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学术会议。但是,最重要的是与导师的学术交流。我所遇到的法方学者大多对学术研究充满热情,我的导师Nicole Revel便是如此。她虽已年逾八旬,却依然活跃在科研一线,今年夏天甚至乘坐十多个小时的航班前往菲律宾工作。她对学术的敬业精神和严谨态度,是我学习的榜样。
中国自古讲究尊师重道,中国学者大多带着低姿态与法方学者交流。然而,在法国文化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老师欢迎学生提出各种有挑战性的问题和建议。最初,中国留学生常给人以“不善交际”的印象,但随着一段时间了解和交往后,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勤奋刻苦、勇于承担和有所作为的这些表现都给外方导师留下良好的印象。
中国文化注重统一性和集体意识,而法国文化偏重多样性和个体价值。这种差异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比如,在服饰风格上,巴黎街头常见到不同风格的穿搭,每个人都通过独特的服饰展现个性,追求自我表达。在科研领域,法国的研究人员通常依据个人兴趣和学术专长来选择研究方向,许多冷门或边缘学科往往能获得大力支持。Nicole Revel毕生致力于研究菲律宾巴拉望高地土著(人口约5万)的口传史诗,并先后获得了法国40多项基金资助。还有许多同行专注于非洲某些土著民族的音乐研究,即使研究对象是濒危文化、人口稀少的小众群体,这些项目仍能获得较多的社会关注和资金支持。这或许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设于巴黎的原因之一,法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全球各民族的语言、文化与艺术比较重视,积极推动多元文化的发展。
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在交流中往往能碰撞出一些火花,这种文化上的冲击常常给彼此带来新的启发。例如,有一次与导师交流,她曾经问道:“傣族歌手章哈演唱史诗时使用的伴奏乐器‘Bi’(傣语)为什么在译文中总被称作‘笛子’(汉语)呢?”深入分析后发现,“Bi”是一种带簧片的管乐器,虽然外形像笛子,但它与不带簧片的“笛子”本质上属于不同类型的乐器。然而,国内一些学者却将其误译为“笛子”。学者应有严谨的态度,遇到问题勇于纠正。
品味巴黎:文化融入与独特体验
访学的基本目标是获取国外的科研资源,与国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更深层次的目标是增进对不同社会的了解,比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当留学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后,便可开始四处探索,拓宽视野,将触角伸到更广阔的领域。
这种探索大致分为由近及远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拜访巴黎及其周边的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巴黎及周边就有130余座博物馆,如著名的卢浮宫、奥赛博物馆、橘园美术馆、巴黎歌剧院、大皇宫、小皇宫、爱丽舍宫、巴黎圣母院、蓬皮杜艺术中心等。部分博物馆全年免费开放,另有一些在每月的第一个周日免费开放,还有的在周五晚或遗产日免费开放。此外,持有CAF和CSS的留学生在平日里也可享受免费入场的优惠。这些博物馆保存着来自全世界的文物藏品。
第二阶段是探索大巴黎郊区及外省的乡镇、宫殿和城堡遗址。巴黎交通便利,郊区铁路线路如A线、B线、C线、D线、E线、R线、N线等,宛如大动脉般连接着巴黎大区的各个城镇。人们可轻松乘坐这些线路前往郊区,享受一日游,目的地包括凡尔赛宫、枫丹白露宫、索镇城堡、普罗万古堡、尚蒂伊城堡等。留学生们也常自发组织徒步活动,三月去看田野的青绿麦苗,七月欣赏如梵高画中般的金黄麦田,九月在默伦森林捡栗子,十月在国王森林采蘑菇。从喧嚣热闹的城市步入乡村,会发现法国的乡镇风光是如此宁静而美丽。
第三阶段则是探索申根签证所涵盖的周边国家,进一步感受欧洲文化。必访之地包括意大利的罗马——这是全世界天主教的心脏。行走在欧洲大地上,随处可见天主教堂,罗马式建筑更是欧洲建筑文化的重要元素。历史上,欧洲各国王室之间关系密切,彼此有着千丝万缕的姻亲关系。比如,历史上有名的哈布斯堡家族与西班牙、波西米亚、匈牙利、葡萄牙、法国、卢森堡、荷兰、那不勒斯及英国的王室都有联姻,这些王族的统治构成了欧洲历史文化的重要部分。
每种社会体系都有其优缺点。在巴黎访学期间,也算是体验到了法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Liberté, égalité, Fraternité)理念。法国社会呈现一种“橄榄型”结构——中产阶层占据主导地位,贫困阶层和富裕阶层所占比例较小。这种结构意味着相对较小的贫富差距,从而构建一种较为稳定、均衡的社会经济形态。通过让高收入人群补贴低收入人群,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收入两极分化。
举例来说,在法国的公立学校中,所有学生享用的午餐是一样的,但根据家庭收入的不同,每学期家长需支付的餐费各有差异。法国教育系统将学校餐费分为十个档次,低收入家庭可能仅需支付0.13欧元/餐,而高收入家庭则可能需要支付7欧元/餐。这是因为法国政府采用了一个评估家庭经济状况的系统,即“家庭商数”(Quotient familial),基于这一商数各支付不同档位的餐费,同样的一份午餐,富裕家庭的孩子支付更多,而贫困家庭的孩子则支付较少。
所有适龄儿童,无论是法国国籍,还是外籍身份,甚至是难民的孩子,都可按住址就近入学,这就体现了法国政府的“博爱”理念。学生们享有相同的膳食、教育服务和选择机会,体现了“平等”的原则。餐费标准完全由政府收缴,与学校无关,教师也无从知晓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因此减少了区别对待学生的可能性,致力于教育的“公平”。
总的来说,对于巴黎,千人千面。巷道里的尿骚味,地铁里的斑斑锈迹,塞纳河桥墩下的流浪汉,这是巴黎的一面;春夏秋冬各种鲜花次第开放,人们坐卧在草地上享受明媚的阳光,这是巴黎的一面;穿着考究的老年人,衣着前卫的小伙子,自信松散的巴黎女郎,这也是巴黎的一面。海明威在他的《流动的盛宴》中写道:“如果你在生命的某个时刻曾经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不论你去往何处,巴黎都会一直陪伴着你。”在巴黎访学的这两年,也是我生命中一段珍贵而有意义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