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机制
2023-08-04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3年8月4日总第654期 作者:刘晓春(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分享到:
  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中缅边境中段,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沧源佤族自治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专门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县共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3人,非遗代表性项目9类14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12项、市级项目10项、县级项目119项。
  非遗现状与工作成效
  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坚决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强化“以保护促传承、以传承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非遗保护的特点、规律,不断创新保护机制,从政策扶持到资金投入,全方位、多角度推动非遗保护事业发展。
  非遗传承保护力度持续加强。县委、县政府通过编制印发《沧源佤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作方案》等,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确保非遗传承保护有人管、有人抓、有人落实。层层签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安全责任体系。
  非遗保护名录体系不断完善。坚持田野调查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统一部署,有序开展。对全县非遗文化资源的存续状态、生存环境、传承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系统的调查记录,及时掌握动态和变化,为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奠定基础,为保护传承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加强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优化各级非遗保护名录的类别构成、民族构成和地域构成,扩大各级非遗保护名录,形成以市级、县级非遗名录为基础,以国家级和省级非遗名录为重点的“金字塔形”结构体系。
  非遗传承保护设施更加夯实。积极策划包装项目,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加大非遗传习馆及木鼓舞传承基地建设,为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提供基础保障。2013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非遗保护专项基金363.7万元,建设和提升改造非遗传习馆13个、佤族木鼓舞传承基地18个、非遗展示厅97个、佤族织锦展示坊2个,实现了非遗传习馆覆盖全县所有乡镇,非遗展示厅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社区)的目标。
  非遗传承保护队伍不断壮大。充分发挥传承人作用,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带徒传艺,充分运用非遗传习馆及佤族木鼓舞传承基地开展非遗传承人培训。2021年至2022年推荐申报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11人,9人被公布为市级第三批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
  非遗产业与文旅融合不断深入。在大力做好非遗项目保护的同时,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传承与创新并举的理念,深入挖掘非遗文化资源优势,推动非遗生产性保护,助力相关产业发展。一是创新发展传统产业。大力推动传统技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产品及延伸产品的产业化,佤族织锦、佤族木鼓制作等传统技艺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势头良好。二是助力非遗景区建设。依托特色非遗资源,通过县级推动、乡级及村级配合,助推非遗景区建设,促进“非遗+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了翁丁佤族活态博物馆——翁丁原始部落景区。通过大力发展非遗产业,让更多传承人及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非遗“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加大非遗传承保护宣传力度。利用“自然和文化遗产日”“中国旅游日”以及重大节庆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新闻媒体、自媒体、文化下乡、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人民群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大家对非遗的保护意识、安全意识、法治意识,促进非遗文化传承发展。推出《走进沧源非遗文化》系列节目,如佤族木鼓舞、佤族甩发舞、佤族织锦、佤族民歌等非遗宣传视频,在主流媒体进行宣传,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在取得成效的同时,沧源佤族自治县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非遗保护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乡镇和部门对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非遗传承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加速消亡的态势。
  非遗项目传承后继乏人。目前,非遗传承人年龄普遍偏高,传承方式仍然靠口传心授、自觉自愿。而民间传统技艺制作周期长、费工费力、资金缺乏、市场不景气,再加上思想观念陈旧等因素影响,年轻人不愿意学习和参与,致使传承人匮乏,非遗项目传承形势严峻、难以为继。
  非遗产品开发利用不足。目前,非遗项目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沧源当地的佤族织锦、傣族篾编、佤族火烧干巴等非遗产品,大部分是家庭作坊,“散、弱、小”的问题非常突出,绝大部分非遗保护项目在产业化开发利用上难以做大做强。
  非遗保护资金保障不足。由于县财政困难,没有设立非遗传承保护专项资金,非遗传承人缺乏传承保护资金,非遗普查、项目申报等工作经费非常短缺。
  非遗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如何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去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进“五个认同”、为国家战略服务等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策建议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备了更多途径。
  要继续加大非遗资源普查力度。坚持常态化开展非遗文化资源普查,完善普查体系建设,重点针对非遗缺项漏项及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普查,做到不漏线索,不漏村组、种类、项目。树立“抢救优先”意识,对高龄和濒危的非遗项目传承人优先安排调查采访和抢救搜集,确保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取得成效。
  进一步完善非遗名录体系。在开展非遗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积极申报不同门类、层级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调整各级非遗保护名录的类别、民族和地域构成,扩大各级非遗保护名录。完善项目认定和管理制度,加强项目保护工作,加大对急需保护项目的扶持力度,总结推广非遗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健全科学的监督检查机制,实行项目保护责任单位动态调整。
  促进非遗文旅结合的市场化运作。非遗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文化内涵及特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持续推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整合现有的制作加工作坊、非遗传习所、非遗展示基地资源,向游客开放活态传承展示场所、非遗衍生品销售基地,拓展非遗旅游线路,推进传统文化资源、文化元素向旅游产品转化,构建非遗科学保护新格局。
  加强非遗保护队伍建设。建立完善非遗人才培养机制,加大非遗传承人的培训和培养力度,不断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鼓励扶持传承人带徒传艺,对优秀非遗传承人给予表彰奖励,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关心支持非遗工作的浓郁氛围。
  持续加大非遗宣传力度。依托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旅游日及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佤族新米节等传统节庆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新闻媒体、自媒体等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宣传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走进普通民众的视野,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国情调研“云南”基地项目)

责任编辑: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