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科学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要义
2023-02-24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3年2月24日总第633期 作者:李凯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分享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征程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深刻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社会主义与中华文明的有机统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政治基础。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不仅坚持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且为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提供了新的体制保障。

  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成功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文明新形态,超越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 所造就的“内在对抗”的资本文明。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这些价值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有高度契合性,为中国式现代化所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注入了中华文明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人类文明新形态,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解决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时所创造的伟大成果。这在社会主义文明史和中华文明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必然会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世界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篇章。

  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点和实践皈依,是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理想追求、历史自觉和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不断推进社会成果由人民共享。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着力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在推动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的过程中,创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体创造者。人民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不仅改造客观世界,而且改造主观世界,对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胜利,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伟业,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和选择。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改变“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途径的文明新形态。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强迫一切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的文明面临难以赓续的危机。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贫困落后、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征途中,实现了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实践,是对近代以来中国的“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历史境遇的深刻改变。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世界现代化文明形态格局,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文明形态选择。

  人类文明新形态立己达人、胸怀天下。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立己达人、胸怀天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新形态。面对“我们所处的时代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这样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地给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的包容、和谐、人本、共荣等人类文明进步理念,同时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天下观,“以义为先,义利并举”的义利观,“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平观等,为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滋养。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发展得好,也希望造福世界,希望各国人民都能拥有幸福安宁的生活。

  纵向地看,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人类社会存在五种文明形态,包括原始社会文明、奴隶社会文明、封建社会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中国式现代化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为根基,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打破了西方现代化“唯我独尊”格局,摒弃了两极分化、扩张掠夺、战争殖民、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现代化道路和文明形态。横向地看,世界有多种形态的文明并存,文明是由不同国家、民族的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学习借鉴一切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注入正能量,引领人类文明形态的发展方向,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