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尼泊尔访问拾零
2023-06-02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3年6月2日总第646期 作者:张广瑞
分享到:

  ◇张广瑞(旅游研究中心)

■清晨时分的博卡拉城    图片来源:CFP

  尼泊尔是我国的邻邦,也是世界旅游胜地,曾被《孤独星球》杂志评为世界十大旅游地之一。近些年来,到尼泊尔旅游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与日俱增。2011年2月,亚太旅游协会(APTA)在尼泊尔最著名的旅游度假地博卡拉举办国际论坛,尼泊尔国家旅游局邀请我参加。当时觉得是近邻,应当是一趟轻松的旅行,没想到实际上远比去亚洲其他国家麻烦得多。那时北京还没有直达加德满都的航班,国内有直航的城市只有广州、成都、昆明和拉萨,而且航班又多是上午起飞。无奈,我只好头一天先飞昆明在机场酒店过夜,再搭乘第二天的航班飞加德满都。虽然博卡拉距离加德满都只有200公里,但因尼泊尔是山地国家,陆路交通不方便,没有铁路,乘坐汽车要七八个小时。结果,我从北京经加德满都到博卡拉前后花了将近两天的时间。

  简陋的机场和让人不安的小飞机

  从昆明到加德满都要飞行3个多小时,一路还算顺利。然而,飞机落地后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尼泊尔确实是个贫穷的国家。作为代表国家形象的唯一国际机场——特里布万机场 (Tribhuvan International Airport,KTM)真是简陋。整个候机楼是一个长长的三层红砖建筑,底层一端有个旅客入口,走进后是一条狭长的通道,除了一条“尼泊尔欢迎你”的标语之外,看不到任何广告牌或其他商业服务设施。办完简单的入境手续后可直接领取行李,那里虽然有一条几米长的传送带通向候机楼外部,但旅客的行李还是依靠人工从外面一件件扛着放到传送带上。不过,在这个颇为昏暗和狭窄的通道里,沿途设有简单的外汇兑换处和旅游信息中心、出租车等服务机构,整体上看,一切都显得很简陋。

  我的目的地是博卡拉,要到国内航班候机楼再办转机手续。国际、国内候机楼是两个独立建筑,由一条凹凸不平的土路相连接。从外面看去,国内航班候机楼更加简陋,像个城郊的大卖场。走进候机楼,没有统一办理登机手续的柜台,只见一个个散落在大厅的“摊贩”。在各航空公司的标识下,有张办公桌和一两个办事员值守。尼泊尔国内航班都由私营小公司独立经营,我转了一圈,好不容易找到了要乘坐航班的航空公司,工作人员查阅了我的机票和护照,顺手给了一张登机牌,上面有登机时间,但未标明登机口号,更奇怪的是竟然没有座位号。我问为何没有座位号,答曰“登机后自己找”;我问何时登机,答曰“等通知”,这让我一头雾水。的确,大厅一面墙上有几块小屏幕,断断续续地显示着一些航班信息,辨认起来很费劲。厅内不时传出广播声,但很难分辨是哪个航班,其间有人晃着航空公司标识呼喊,但听不懂是哪种语言,只好挤上前去核实。面对这一情景我还真有点发晕,竖起耳朵瞪大眼,好不容易才找到自己的航班。停机坪上都是些小螺旋桨飞机,机舱内不过30个座位。我登机后发现了一个比较靠前的空座,坐下后才知道它紧靠螺旋桨,几乎看不到外面的景色。飞机上谈不上什么服务,一人送一瓶矿泉水,也没有小零食和饮品。舱门关闭准备起飞时,我发现除了飞行员外只有一位身材高大的空姐,飞行员的舱门大开,而那位身强力壮的空姐一人站在窄小的舱门口,可谓“一‘妇’当关,万夫难开”。乘坐这种飞机的好处是飞行高度低,可以俯瞰城市风光,但麻烦的是,总有点儿让人提心吊胆,好在整个航程也只有半个多小时。

  古朴的酒店和别致的度假村

  我参加的论坛主题是“冒险旅行与负责任旅游大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教科文组织的专家以及许多国际著名旅行专业人士出席,地点安排在博卡拉的富百丽度假村(Fulbari Resort)。博卡拉算是个小镇,以风光秀丽著称,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山麓一个山谷中,海拔900米,地形为低山丘陵,河谷宽阔平坦。二月份是旅游旺季,天气干燥晴朗,温度适宜。举目远望,高山似屏障横亘,雪山连绵,银光闪烁,山峰如剑直刺青天,甚是壮观。

  富百丽是尼泊尔最著名的度假区之一。虽没有高楼大厦,但其功能、设计、装饰和服务都很有特色。首先是规模大。酒店的部分建筑呈赭红色,整个酒店连绵上百米,客房部分为三层,层高高于一般的城市酒店,高出一层多的塔楼把客房分成几个部分,错落有致,形成一个稍微向内敞开的ㄩ字形。建筑物向外一面有小湖和树林,附近没有其他建筑物,视野非常开阔。而向内一面是个开放式花园,水池、绿地、雕塑、花坛、树林和白色帐篷散布其中。整个酒店以远山为点缀,置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其次是可以让人感受到浓郁的尼泊尔文化。酒店外部肃穆古朴,而酒店内部又像一个设计巧妙的尼泊尔文化展览馆。从外面看是一幢普通的宾馆大楼,其实内部还隐藏了带天井的庭院,私密且神秘。这个内嵌的小庭院只有住客才可以看到,尽管空间不太大,天井阳光却可以直射进去,很是敞亮。小庭院四周是客房外的走廊,以及一排有座位的开放阳台。宽敞逶迤的走廊墙壁上悬挂着尼泊尔的绘画、木刻,拐角处摆放着具有宗教特色的雕像或艺术品。在客房连接处有宽敞的休息室,也是赭红色,呈方形或圆形。走廊出入口处有象征飞檐的木雕艺术造型,精致细腻,油光发亮,一尘不染,而且造型各异,让人忍不住驻足观赏。客房宽敞,家具古色古香,没有太多当代的奢华。窗户有圆有方,红木窗棂,玲珑剔透,好似一幅幅艺术画。总之,只要你进入酒店,到处都会提醒你身在尼泊尔。当然,作为度假村,走出客房,你就会立刻感觉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度假村周围很开阔,靠近酒店有一些人造景观,客人也可以在户外享用早餐。稍有闲暇,还可以外出散步,不远处有一个深邃的河谷,由于天旱,悬崖峭壁之下的小溪不大,但流水潺潺,溪流两侧有一些散落的村落和农田,一派朴素的田园风光。这样朴实无华但舒适别致的度假村在别的地方确实少见,令我们流连忘返。

  洋溢着尼泊尔风情的论坛

  “负责任的旅游”和“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一样,都是“可持续旅游”的意思,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个理念风靡世界。我也曾与一些同行探讨过这一主题,然而,这次在博卡拉富百丽度假村参加探险和旅游讨论时却有着不同的感受。此次大会是以亚太地区著名旅游经营商为主体的大会,参与者大多是直接从事和设计旅游产品的中小企业和非政府机构(NGO),他们在这里深入讨论如何做好负责任的旅游,并用自己的案例来诠释这一特殊旅游方式。论坛开幕式在酒店会议厅举行,没有穿正装的要求,倒是很多与会者的民族服装格外亮眼。主办方和东道主的致辞简单而务实,特邀专家的主旨报告很精彩。两天时间里,活动安排充实而紧凑。开幕式之后就开始了各种专题的分组讨论,用了一整天时间,第二天上午是参观展览和业务洽谈,剩下半天则安排了游览和访问活动。论坛的欢迎会和闭幕式都是在晚间举行的。欢迎晚会在露天广场举办,篝火代替了彩灯,大银幕上轮番放映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族风光片,当地艺人用民族乐器演奏助兴,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品尝当地风味的烧烤和饮品,谈笑风生,气氛十分融洽。闭幕式更为特别,在小树林里进行,组委会临时设置了座位,搭建起了灶台。现场有不少小吃摊位,有的由戴白色高帽的名厨掌勺,还有一些是当地人在地上搭起锅灶,现场制作煎饼、焦圈之类的食物。人们在自己感兴趣的摊位前排队等候,或围成一圈观望拍照,选择自己喜欢的食品品尝与交流,简直就像一个夜幕下的大排档,没有刀叉,没有固定座位,随心所欲,大快朵颐。

  分组讨论会是在露天帐篷下进行的,大家围坐在一起,自由发言,问答式讨论,甚至连麦克风都不用。展览是露天开放式的,人们边看边问,边交流边谈合作,甚是愉悦。作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和教科文组织支持并派出重要官员出席的国际论坛,东道主为每位与会者准备的纪念品只有两件:一个是印有尼泊尔旅游和论坛标识的土布资料袋,另一个是当地民间制造的淡黄色草纸记录本,封面是手绘的。实用的土布袋大家随身携带,记录本则被不少人当成宝贝放进了行李箱里。它虽不是什么贵重物品,但也是一份来自尼泊尔的纪念和回忆。

  我在尼泊尔的访问是短暂的,曾抽空在度假村附近村镇转了转。尼泊尔并不富裕,时值旱季,由于严重缺水、缺电,到处尘土飞扬。夜幕下街头小店闪烁着微弱的烛光,整个城市一片昏暗,和度假村的灯火通明简直是天壤之别。对于尼泊尔来说,旅游业是其国家重要的经济来源,也是对其自然、文化和地理资源的有效利用,做好使当地人受益的负责任的旅游是当地政府明智的选择。由于时间限制,我没能真正体验尼泊尔最具特色的登山旅游,是个缺憾。希望不久的将来,我还能重返尼泊尔,好好体验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