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聚焦城市治理与新时代“枫桥经验”
2025-11-25 来源:社科院专刊总第815期
分享到: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 11月22日,城市治理与新时代“枫桥经验”专题研讨交流活动在浙江绍兴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首都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张树华表示,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场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把握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规律,坚持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系统谋划推动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发展,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发展能级、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宜业宜居水平、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城市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绍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谢国民表示,“枫桥经验”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智慧,诞生于60多年前的绍兴诸暨,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全面创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绍兴坚决扛起“枫桥经验”发源地的使命担当,持续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居民主体、矛盾快调、服务优享、多元共治”的城市基层治理新路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郑建君认为,2019年以来,北京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主渠道,全面推行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构建起对市民诉求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反馈和主动治理的为民服务机制。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江维介绍了成都市“信托制物业”实践经验。江维提出,成都市将信义理念、信托方法运用于物业治理,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构建起以“党建引领、政府监管、居民自治、社会协同、法治保障、科技赋能”为主要内容的“信托制”物业治理模式,从源头上预防化解城市基层社会矛盾。

  绍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周胜认为,党的领导是“枫桥经验”的最本质特征,在城市实践中要把城市基层党建贯穿城市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效能。据绍兴市委党校“枫桥经验”研究中心主任刘开君介绍,近年来,绍兴市委党校聚焦绍兴市基层治理实践创新,始终致力于总结、提炼、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矛盾化解、信访治理、平安建设等议题,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有力促进了理论与实践互动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何艳玲认为,从政治属性看,城市治理的核心是夯实“民情基建”,让有限资源精准对接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从管理属性看,城市治理的关键是创新“人民算法”,通过民主化与数智化融合,在多元复杂的需求图谱中锚定群体的真实诉求,避免基层“无用的忙碌”;从社会属性看,城市治理的重点是重塑支出场景,将投入转化为有机解决多重问题的复合治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执行院长蔡礼强提出,城市治理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关联性、交织性和系统性,新时代“枫桥经验”是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数字赋能创新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实践的重要增长点,也是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方式,通过党的群众路线与数字技术双线联动,可以破解数字悬浮、数字孤岛、数字鸿沟等问题,提升管理效能。

  浙江省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首席专家金伯中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枫桥经验”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基本内涵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治理研究院院长助理李熠认为,“接诉即办”改革的诞生,正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生动实践,它以市民诉求为驱动,开辟了一条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新路。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治理研究院、中共绍兴市委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联合举办。

  (首都治理研究院/供稿)

责任编辑:崔园园(报纸)赛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