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近代技术精英抗战理念与实践
2025-07-18 来源:社科院专刊总第783期 作者:朱汉杰
分享到: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学知识体系研究中心日前联合举办讲座,邀请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李学通作题为“书生抗战:技术精英的理念与实践”的学术讲座。

  李学通认为,以往对“书生”(即从事自然科学工作的技术精英)的探讨相对不足。除个别人物外,这一群体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与价值未被充分认识,相关研究与其在抗战中的贡献也不相称。随后,李学通详细介绍了这批技术精英如何参与到“科技备战”的过程中。其中,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等人创办的中国地质调查所,作为近代中国成立最早、科学成就最突出的科研机构之一,将中国地质学提升至国际知名水平。

  李学通认为,这批技术精英在抗战期间对国防工业的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以战时科技精英、工程师为主体的知识分子群体投身国防科技与国防工业建设,创办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国防工业企业和科研机构,提升了中国抗战持久力。其二,推动了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和科技人才培养。资源委员会与高校合作,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工业技术人才;在内部设立培训学校和实习基地,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积极吸纳技术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其三,资源委员会在抗战时期保存了大量工业技术、设备和人才,为新中国工业化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讲座由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主任李在全主持。所内外30余位学者参加,并与李学通就科技因素引入政治史研究的影响、日本背景的技术精英等诸多论题进行了交流。

  (朱汉杰)

责任编辑:王春燕(报纸)赛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