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25日,中国欧洲学会欧洲经济研究分会2023年年会暨“大变局下的欧洲经济与中欧经贸关系”研讨会在吉林长春举行。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曲红梅致辞表示,近年来欧洲对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中欧关系发展面临挑战。本次会议聚焦新冠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升级后的全球大变局时代,探讨新形势下欧洲经济及中欧经贸关系发展,可为中国制定对欧战略和政策提供学术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欧洲学会欧洲经济研究分会会长陈新致辞指出,近年来欧盟调整对华经贸政策,更加聚焦供应链多元化和“去风险”,这将对中欧经贸关系发展造成较大冲击,也给国际贸易格局演变带来巨大不确定性。希望本次会议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高质量研究成果服务党和国家相关决策。
在主旨发言环节,多位学者发表学术演讲。华东理工大学欧洲研究所所长、中国欧洲学会欧洲经济研究分会副会长杨逢珉在题为“‘双重影响’下的中欧经贸关系发展路径”的演讲中指出,新冠疫情和能源危机强化了欧盟对产业链安全的关注,对中欧经贸往来与合作产生影响。未来,中国和欧洲可通过强化绿色及数字合作、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协调、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等路径,促进经贸关系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欧洲学会欧洲经济研究分会副会长徐明棋以“美欧对华去风险战略的异同及中国的应对”为题发言。他表示,“去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美欧对华政策分歧,但美欧在对待中国发展的风险认知与判断、“去风险”的手段和能力、“去风险”的成本及收益等方面仍存在差异。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欧洲学会欧洲经济研究分会副会长丁纯作题为“中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与合作”的报告。他表示,欧盟新能源汽车出口比较优势和混动汽车贸易网络影响力强于中国,但中国在纯电动汽车贸易网络中的枢纽作用更为突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具有更强的出口比较优势和网络结构优势。中国应继续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芯片自主性。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欧洲多个国家的经济及相关政策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社长钱运春分析了欧洲式现代化的跃迁逻辑,认为欧洲现代化从技术起步的经济逻辑发端,在政治逻辑和文化逻辑上跟进,具有发展被动性和时间继起性的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国别研究室副研究员胡琨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分析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的欧洲货币联盟发展模式,认为新冠疫情后欧盟提出的共同债券与财政转移支付工具是财政联盟的基本要素,给欧元区迈向财政一体化提供了巨大推动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孙艳分析了法国经济复苏及相关政策,认为法国自2020年9月启动的大规模经济复苏计划成效显著,法国经济整体上已回归复苏轨道。
大变局下的中欧经贸关系受到与会学者关注。上海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江时学表示,中国在市场规模、制造能力、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欧洲在经济层面难以实现所谓的“亚洲替代供应链”(Altasia)和“中国+1”计划。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孙彦红认为,欧盟经济安全战略标志着欧盟内外经济政策的底层逻辑由“效率至上”转为“效率与安全并重”,在一些领域甚至是“安全至上”,但落实前景并不明朗。欧盟虽提出逐步降低在战略领域的对华依赖,但仍视中国为重要经贸伙伴,中欧合作仍有较大潜力待挖掘。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丁一兵基于实证分析,比较了中欧基尼系数影响因素,认为受税收结构和政府公共支出结构差异影响,中欧在税前、税后基尼系数差值方面的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速、贸易依存度等均为收入差距的显著影响因素。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忻华探讨了“美欧对华经济遏制的战略互动机制化的趋势”。他指出,欧洲对华战略认知与决策意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影响。由于国际地位和对外战略、双边科技与经济竞争等因素,美欧对华经济遏制战略存在差异与矛盾,美欧协作也存在不确定性,中欧经贸合作仍有较大空间。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余南平在题为“从全球价值链到战略供应链:一种政治经济的范式转变”的发言中提出,目前全球价值链正朝着战略价值链方向演变,预测未来各主要经济体将大力发展本土化、联盟化的战略价值链。中国在产业链方面仍存在许多短板,应持续推动国内经济结构升级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不断拓宽全球市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朔认为,“去风险”是当前中欧经济关系中最为敏感复杂的问题,欧洲通过减少对华投资、建立“绿色壁垒”、强化美欧技术同盟等手段,在科技、经济、供应链等领域限制对华合作。未来中国应加强与欧洲沟通,以中欧合作为全球和平发展注入新动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史世伟表示,中德经贸结构互补性强且依赖度高,德国对华“去风险”将给双方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中德在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新兴领域存在较大合作潜力,应深入挖掘。
与会学者还围绕中美欧战略博弈、中欧投资及贸易合作、中欧绿色及数字合作、欧洲对华“去风险”政策的预期效果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全面分析了当前欧洲经济形势和重要经济政策,并就目前中欧经贸关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形成了基本共识。
此次会议由中国欧洲学会欧洲经济研究分会主办,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大学欧洲研究所和吉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承办。
(孙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