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春燕)7月27—28日,第五届国际社会文化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在题为“围绕国之大者建言献策,不断提高报送信息的质量和水平”的主旨演讲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冠梓鼓励大家从社会文化领域出发,多研究对我国社会发展有镜鉴意义的真问题,提供能体现中国社会科学院优势和特色的有深度的学术支持。
长期以来,无论是民间还是学界都普遍认为,中国和拉美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通过利用各类理论和数据分析,拉丁美洲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副主任林华发现,中国和拉美国家虽然属于不同文化圈,在价值观上存在较大差异,但是也存在接近和相似之处。她认为,这种认知偏差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文化差异有多种表现形式,很多情况下人们看到的是其外在的一面。不同种族、宗教、性别、代际和阶层有不同的文化特征,而这些只体现了国家(地区)文化维度中的一部分,并非全部。
“非洲文化丰富多彩,多元化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中国非洲学刊》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吴传华认为,只有深入研究非洲文化,搞清楚中非文化的差异性和共通性,才能有效推动中非文化交流互鉴。新时代中国对非洲文化传播,谁来传播、传播什么、怎么传播等,都是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与高加索研究室副主任杨进从教育、企业、智库、中医、传媒等角度阐述了中国文化在中亚的传播,并分析了影响中国文化在中亚传播的不利因素。他认为,企业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走出去”的企业向当地传播了中国企业文化。企业吸收当地员工以及中国制造、中国品牌在当地的形象塑造等,都是中国文化传播的渠道。
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俞凤认为,在对外交流过程中,要深入思考什么样的内容适合输出以及通过交流想要树立怎样的形象。内容方面,除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应努力发掘中国当代文化中有价值的内容进行分享,因为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共同期待。
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许利平提出,要对单向的文化传播进行反思,重视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在文化传播中要了解和尊重对方的感受。欧洲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张金岭对跨文化、跨文化交流的载体与内容是什么、应该用“传播”还是“交流”等内容进行了深入阐述。他说,跨文化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我们要区分“你”与“我”,共同建造“我们”,要求同存异、面向未来,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找寻共同的价值诉求。
欧洲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董文柱主持开幕式。他表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推动世界各国各区域文明的交流互鉴与社会文化研究,在对外学术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学者共同肩负的历史使命。
本届会议为期两天,由两个主题单元——“兼收并蓄与交流互鉴:国际社会文化研究的范式拓展与议题深化”“学习文化传承座谈会精神,推动中华文化的海外在地化”组成,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主办,两个院所的社会文化研究室具体承办。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围绕“全球文明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外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危机视角下的社会观察”“现象观察:走向海外的中华文化”“理论思考:文化交互传播与跨文化空间的结构”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