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黑色玫瑰”终将绽放——对非洲妇女发展的思考
2025-10-17 来源:社科院专刊 总第804期 作者:谷亚平
分享到:
  ◇谷亚平(西亚非洲研究所)
  10月13—14日,为纪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30周年,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主题为“命运与共: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指出,妇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创造者、推动者、传承者,推进妇女事业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呼吁国际社会共同营造有利于妇女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共同培育推动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共同构建保障妇女权益的治理格局,共同书写促进全球妇女合作的崭新篇章。
  纵观全球妇女事业的发展,非洲尤其值得关注。非洲妇女积极参与到政治、经济、和平、安全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2023年底,我随中国非洲研究院代表团赴加纳、多哥、贝宁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此次调研之旅让我对女性在非洲社会经济等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及参与情况有了更多直观认识和深入思考。
  提到非洲,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贫穷、落后,遑论两性平等。外界对非洲女性的普遍认知是,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社会和家庭地位较低,依附于男性,生活几乎全部围绕家庭。但事实并非如此。西非三国街头随处可见头顶货品在烈日下售卖的商贩,观察便可发现多数是女性,可见她们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比较活跃。贝宁首都科托努北部的水上村庄——冈维埃被称为西非“威尼斯”,这里所有的房子都建在水上,进出村落只能乘船,村民主要以打鱼为生。随处可见的场景是年轻的妇女摇着一艘小船,带着几个年幼的孩子在海里打鱼。听当地人说,这里一般都是妇女下海打鱼,然后由丈夫拿到市场上去售卖,让人不由得感慨非洲女性为了家庭生存所展现出的坚韧生命力。同时,非洲女性创业的热情也比较高,我们在加纳遇到了一名会说汉语、做服装生意的女性企业家,她从中国广州进货,卖到加纳赚差价,实现了财富增长。
  我们在访问多哥国民议会时,受到了副议长伊卜拉希玛女士的热烈欢迎,双方就如何加强中国与多哥智库的交流合作、增进中多民间人文交流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伊卜拉希玛女士睿智的谈吐、平易近人的风格让人印象深刻,餐叙时我与她就非洲女性在国际组织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交流,这使我对非洲女性政治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实际上,近年来,非洲女性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非洲作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女性创业是非洲发展研究的重要议题。相关研究表明,非洲女性的创业成功率已经超过男性。同时,女性企业家放弃企业的可能性低于男性,其更倾向于将大部分收入投资于教育、健康等领域,这对于解决当前非洲面临的发展困境十分关键。非洲女性创业者的比例全球最高,超过1/4的企业由女性创办或者经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女性创业率更是高达26%。相比之下,欧洲女性的创业率只有5.7%。非洲女性对创办企业怀有极大热情,有83%的尼日利亚女性认为自己是企业家。当前,在非洲不少地区,创业已经成为女性应对贫困、获取经济自主权的重要途径,她们创业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农业。
  近年来,非洲女性在政治领域的参与度也十分亮眼。当前非洲已有多位女性总统,非洲历史上首位女总统瑟利夫于2005年当选利比里亚总统、班达于2012年出任马拉维总统、法基姆于2015年当选毛里求斯总统、祖德于2018年当选埃塞俄比亚总统,而当前在任女总统就包括坦桑尼亚总统哈桑以及2024年当选的纳米比亚总统恩代特瓦。卢旺达更是成为全球第一个议会中女性占多数的国家,当前女性在众议院的席位占比为63.75%,在参议院的席位占比为53.8%。塞内加尔、南非等国家议会中女性占比也超过40%。女性领导人为促进妇女赋权和性别平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如此,还有多位非洲女性在国际组织中担任高级官员,在国际社会为全人类的共同福祉发声。
  众所周知,非洲不少地区长期受战争和冲突影响,妇女受到的影响更是首当其冲。近年来,非洲一直致力于推动妇女在建设和平安全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非盟通过出台相关法律、制定政策框架、设置配套机构以及评估监督体制,提升了妇女在和平安全领域的参与度。
  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上指出,实现妇女全面发展仍然面临复杂挑战。对非洲而言更是如此,冲突、贫困、暴力和歧视、性别数字鸿沟等,依然是阻碍非洲妇女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表面上看,非洲女性在经济、政治甚至安全领域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但她们依然面临着来自文化、制度等方面的阻碍。非洲女性创业者因为性别偏见,通常面临着资源匮乏、家庭责任重、社会支持不足等问题,这些都限制了她们在经济领域的参与度。特别是非洲女性在创业融资方面处于劣势,其获得的创业资金不到非洲大陆所有此类资金的7%,更不用提其他创业企业所需要的关键资源、创业培训的机会。此外,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女性在家庭中处于不平等地位,承担着更重的家庭责任,从而占用了其在自身事业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在政治领域,女性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由于女性在议会中的代表性不足,特别容易在议会内外遭遇排斥和暴力。非洲公民对女性担任政治职务的负面评价较多,不少女性政治家遭遇过网络暴力以及性别歧视的行为和言论。此外,相较于男性而言,公众对于女性领导者的期待更高、包容性更低,女性政治家和领导者的错误则会被放大,进而承受公众更多的指责。
  和平安宁是实现妇女全面发展的前提。一些非洲国家政治不稳定,长期受内战、冲突以及恐怖主义影响,这些都阻碍了妇女的全面发展。非洲致力于为女性提供更多参与冲突预防和重建家园的机会,但是仍然面临不少挑战。例如,在非盟主导的和平安全进程中,男性依然是主要参与者,只有极少数妇女能够参与非盟发起的高级别调解。虽然非盟制定了明确有力、富有进步性的法律和政策框架,以推动“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并协调相关的机构来贯彻实施,但是政策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妇女在和平安全建设领域的参与程度依然很低,例如,妇女参与和平谈判、和平协定的签订,以及武装部队中女性军官的比例都比较低。此外,非洲数字性别鸿沟问题比较严峻。非洲是全球互联网接入率最低的地区之一,女性的互联网使用率比男性要低不少,数字素养严重不足,限制了其获取数字技术的机会,导致女性在健康、教育和发展机会方面受损。
  随着越来越多的非洲女性走上关键岗位,其遭受的阻碍越来越大,这对于欠发达非洲国家社会经济的增长是非常不利的。分析其背后原因,根源在于女性长期受到来自社会文化、职业文化以及性别视角的限制,非洲社会长期存在父权制社会结构,这是非洲女性领导者和管理者面临的最大挑战。在父权制社会结构中,女性长期处于男性的控制和权威之下,被定义为男性的从属,认为男人应该当家作主;而女性则被教导要顺从,照顾家庭,不能和男性一样成为领导者,只能成为追随者。
  父权制和性别刻板印象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长期存在并根深蒂固,因此,女性在寻求领导职位或管理职位时经常遭到强烈反对。同时,女性领导者和女性企业家往往承受更高的期望,社会对其失败的容忍度比男性更低。政治领域通常被认为是男性主导的领域,女性则面临着系统性障碍,包括基本门槛、资金限制以及根深蒂固的文化偏见。即使女性突破这些障碍获得了职位,也常常发现自己受到严格的审查和批评,在媒体和政治话语中面临来自性别歧视视角的攻击。非洲国家亟须改变这种状况,确保占人口一半的女性不被排除在本应享有的机会之外。当前,一些国家已经在进行相关方面的努力。例如,卢旺达目前进行的一项促进夫妻关系平等项目的实验,通过15天的课程培训计划,旨在引导夫妻双方获得更强的谋生能力,共同做决定并承担家庭责任,减少基于性别视角的家庭权力不平等,推动实现性别平等,保障女性在经济领域的参与权。一位参加该计划的男性表示,此前他们家以种植香蕉和咖啡豆为生,但妻子对家庭收入没有任何使用权,他通常会将香蕉和咖啡豆卖给开商店的妻子,然后把钱花在酒吧里,甚至会在晚上让妻子闭店回去给他做饭,尽管这个时候是妻子商店最繁忙的时候。在参加完该课程之后,他能够跟妻子一同工作,并将自己兼职赚到的钱交给妻子作为家庭创业基金。未来,非洲可能会通过更多类似的实践课程推动实现性别平等。
  无法实现性别平等,非洲真正的发展恐将难以实现。因此,要逐渐改变陈旧的性别观念和性别结构,以及非洲社会对妇女角色的陈旧看法,充分考虑男性和女性的不同经验,发挥各自潜力,建设一个更加包容平等的社会。女性也要突破传统性别角色认知的藩篱,敢于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积极在世界现代化的大潮中活出精彩人生。
  “黑色玫瑰”正在成长,过程虽然艰辛,但美丽花朵总有绽放的一天。

责任编辑:刘颢婧(报纸)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