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人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始终把青年人才培养摆在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创新政策、完善机制、搭建平台、强化激励,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成才的政策和措施。其中,“青启计划”是青年人才职业起步阶段的“播种机”和“助推器”,旨在帮助青年学者心无旁骛、潜心研究、精于专业、勇攀高峰,成长为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栋梁人才。2024年“青启计划”启动以来,照亮了193名青年“学术新星”。他们在学术青春中书写理论华章,在田野画卷中描摹社会风光,在人生征途中笃行报国志向,身体力行讲述着社科青年的故事,一笔一画勾勒着社科青年的真实模样。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一群青年学者正怀揣梦想奋力前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着力打造的“青启计划”,犹如航行中的明灯,照亮着青年学者的漫漫科研路。2024年,全院193名青年学人获“青启计划”资助,他们继承前辈学者的学术传统,将个人研究旨趣与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术传承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着青春智慧与力量。近日,本报记者走访获得“青启计划”资助的青年学者,听他们讲述一年来的治学心得。
拳拳爱护 坚定学术报国之志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学部工作处负责同志说,“帮助青年人才成长成才,为他们提供持续稳定的支持很重要。院党组为青年人才提供的‘第一桶科研金’,帮助青年人才有条不紊地开展科研工作”。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宫小飞回忆起与“青启计划”的初次相遇——2023年10月,在新入院人员培训班上,他第一次接触到“青启计划”,也第一次了解到它的全貌。“得知该计划是与我们这届青年人几乎同时‘落户’于中国社科院时,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们有幸与这个新计划相识,也期盼着日后在‘青启计划’的引领下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宫小飞至今仍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青启计划”是宫小飞入院后独立主持的第一项课题。从申报、立项到开题、实施,这一过程加速了宫小飞适应角色转变的过程,使他快速熟悉了院里的科研环境。他坦言,这对他的学术成长帮助极大。宫小飞的研究聚焦“美国内外经济政策重塑及其对华影响”问题,在“青启计划”资助下,他在重要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主题关涉美国供应链政策、制造业回流政策、半导体产业政策等方面,在美国经济外交主题下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产生了较好的咨政效果和学术影响。2024年,因学术成果突出,他被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这令他备受鼓舞,愈加坚定了学术报国的初心。
想国家之所想,应国家之所需,服务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是每一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的使命担当。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畅的“青启计划”研究围绕“乌克兰危机后美国中亚战略的调整及走向”展开。一年来,她密切关注乌克兰危机发展态势,聚焦欧亚区域大国博弈,完成了多篇高质量研究报告。在她看来,“青启计划”的实施,给年轻人安了心、鼓了劲、加了油,发挥了“扶上马送一程”的作用,让年轻学者在感受到院里拳拳爱护之情的同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学术共同体中的角色,更好承担起践行“三项共识”、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的职责使命。
在“青启计划”资助下,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赵晓航也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学术答卷——他申报的课题“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不仅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也力图回应时代关切。2024年,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一篇聚焦生育议题的论文发表在AMI权威期刊《人口研究》上,另一篇探讨就业问题的论文发表于SSCI一区期刊。赵晓航认为,这些成果不仅是对他科研工作的认可,也彰显了“青启计划”在助力青年学者成长方面的显著成效。在推进“青启计划”研究过程中,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术研究与国家发展的内在联系,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灼灼韶华,风禾尽起。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慧芝同样深知将科研与党和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如何迈出关键性的“第一步”,成为摆在她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正在踌躇之际,“青启计划”悄然而至,“院里鼓励我辈青年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制高点做学问,使我能在继续研究兴趣的同时开拓新领域”。在过去一年里,她确立了契合自身学术兴趣且顺应国家社会需求的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既要注重对于基础理论的探究与构建,又要注重研究成果的社会功用,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术传统。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戴杕表示,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不仅要关注理论研究,还要特别注重研究的实践价值,将理论研究与对策建议深度融合。这一理念始终贯彻在“青启计划”实施全流程中,为我们的日常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
一年来,在“青启计划”凝聚下,青年学者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归属感不断增强,胸怀远大理想、立志学术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不断增强,自觉投身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责任感不断增强。正如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彬彬所说,“青启计划”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用好人才,为人才服好务、护好航的真实体现,为社科青年从“社科新人”到“社科传人”、从修学储能到学以致用、从角色转变到担当作为、从自我求索到治学报国,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支撑。
多重扶持 助力学术长跑
青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青启计划”为青年学者的学术志向注入全方位资源,为他们提供多重学术保障。无论是获取学术文献,还是参加学术会议、开展田野调查,抑或是接受培训、请教专家,“青启计划”为青年学者砌起学术生涯的“第一块砖”。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焦一和形象地比喻道:“对许多初到院里的青年科研工作者而言,学术长跑的枪声才刚刚响起。‘青启计划’就尽显其学术带动力、牵引力。”
文献资料缺乏,往往会令青年学者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而在“青启计划”助力下,学者们拥有了“不匮之仓”。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逄锐之的研究项目是“当前东亚地区权力分布态势与地区国际体系稳定性研究”。他向记者表示,在“青启计划”帮助下,他获得了大量研究急需的外文文献和档案,包括从国外获取的文献以及涉及德语、法语、俄语等语种的专业资料。此外,他还有机会向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请教,进一步拓宽了研究视野。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高伟的研究方向是“埃及考古学肇始、发展及现状”。由于埃及考古学和埃及学在国内属于“绝学”、冷门学科,无论是学术前沿问题还是学科历史反思方面的中文材料都很有限,文献不充裕问题始终困扰着高伟。得益于“青启计划”,一年来,他不仅成功获取到了外文书籍,还掌握了研究现代埃及国家文物考古系统沿革的基础语言——阿拉伯语。高伟感慨道,没有“青启计划”的支持,他个人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取这样丰厚的学术资源。
对于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景嘉伊来说,“青启计划”是她科研起步之路的定心丸,帮助她自主选择研究方向,自主把握研究进程。景嘉伊向记者表示,“青启计划”是一项普惠性的政策,给每个青年人才施展学术才华提供了公平公正的机会。过去一年,她积极开展海外调研,参加国际高层次学术会议。正因为有了“青启计划”,研究所领导、科研处更加关注青年人才发展,关心研究进展,指导其高质量开展科研工作。她还表示,在与高校博士生的交流中感受到,“青启计划”提高了大家对入职中国社科院的憧憬。
学科融合 自由探索动力足
在政策上为青年学者提供全面支持与保障的同时,“青启计划”在实际操作中也鼓励他们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然而,对青年学者而言,进入不熟悉的学科领域开展跨学科研究,确实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学科跨度大,意味着科研耗时长,短期出不了成果怎么办?“青启计划”急青年之所急,将资助时间设置为三年,给足了青年人“坐冷板凳”的勇气。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衍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变迁中的社会心态上,在“青启计划”护航下,他决定去探索“现代化背景下青年群体的国家认同与培育路径研究”这一“新大陆”,这是一个集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和民族学于一体的交叉研究领域,需要重新学习相关的政治学和民族学理论及研究范式。三年的时间,让张衍能够沉下心来,详细思考国家认同在中国语境和现代化背景下的概念内涵,逐步梳理国家认同相关理论及其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启示。
“青启计划”带给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闫培宇最大的助力,是让他获得了强大的科研“外援”。闫培宇的项目“从数字资本到数字经济:对数字化的经济哲学研究”,涉及西方哲学、科技哲学、政治经济学与当代史等多个领域。在推进研究过程中,他频频向其他学科老师虚心求教,老师们也对他倾囊相授。这些强有力的“外援”不仅帮他解决了很多关键性问题,还会主动跟他分享重要文献。闫培宇说,这种良好的科研氛围让他干劲十足,有足够的信心在学术上更上一层楼。
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效儒也在“青启计划”支持下踏上多学科融合的求索之路。在他看来,“青启计划”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展有组织科研的重要举措和具体实践。以他的“三国两晋南北朝瓦件的手工业考古研究”为例,在以往的学术研究中,对瓦件的科技分析较少,“青启计划”的支持使他有条件参与跨学科研究。2024年,他围绕研究计划,立足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汉魏洛阳故城考古队田野发掘工作,结合考古研究所相关领域专家的指导,初步完成了学术资料的收集工作。2025年,他将继续深入瓦件制作工艺、生产经营层面的研究。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更加注重跨学科融合,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青年力量。
对于西亚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贺杨来说,作为国际关系专业的研究人员,他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理论和全球议题。然而,西亚非所的研究特色是将一般性国际关系视角与区域国别研究相结合。这大大拓宽了贺杨的研究思路。在“青启计划”支持下,他以独立主持人的身份开展多学科融合研究。具体来说,国际关系研究多关注抽象的理论模型,而区域国别研究则需要深入分析特定地区的历史与现实背景。这种学术转型使他重新思考起研究方法和视角的适用性,并在这两门学科视角间找到了适合的融合路径。
编研一体 作嫁衣者亦出彩
科研成果的呈现,离不开作者和编辑的共同努力。但编辑往往是在幕后默默付出的角色,他们的工作常被形象地比喻为“为他人作嫁衣”。“青启计划”让更多的编辑人员走到台前,在科研舞台上发光发热,在编研结合中演绎多彩的学术人生。
“就个人经历而言,在申请课题和项目方面,编审序列人员相对缺乏优势。‘青启计划’具有资助范围广、普惠性强的特点,将编辑岗位人员也纳入资助范围。这充分彰显了院党组对编辑人员的重视和培养。”在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村经济》编辑部编辑马太超看来,“‘青启计划’为我们更好地推进‘编研结合’提供了广阔空间”。
信息情报研究院《要报》总编室编辑李展硕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要报》工作至今,经历了从学生到学者、从学问人到“社科人”“要报人”的身份转变。“‘青启计划’是我成为学问人的出发点、成为社科人的切入点、成为要报人的发力点,为我的成长搭建了平台、提供了第一把‘钥匙’,让我知道了为什么做学问、做什么样的学问、怎样做学问。”李展硕对“以编促研”“以研促编”深有感触。他的研究着眼于中国农业合作传统,尤其是我们党在革命时期的合作社传统。他认为,这个课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学术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通过近一年的研究工作,他对相关领域稿件拥有更敏锐的嗅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在撰写应用对策研究报告时更加得心应手,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也更加有基础、有底气。
考古研究所考古编辑室助理研究员余雯晶的工作,主要是结合文章中的文字记录和照片,对考古测绘图进行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以确保考古图样准确地表现遗迹遗物的形制、内部结构、尺寸、制作工艺等,使了解相关制图学原理的人都能从图中提取出遗迹遗物的真实三维信息。2024年,在“青启计划”资助下,她先后前往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宁夏、甘肃等地进行调研,观察大量战国墓、汉墓出土的彩绘陶器,向当地考古工作者详细咨询了相关信息,发现了以往未见的彩绘陶器器形、纹饰和装饰工艺。在调研期间,她与当地考古领队、专家、绘图技师进行了交流,对如何让考古绘图更好地服务于考古成果发布、阐释和交流有了深入思考。“‘青启计划’为我的学术成长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鼓励。”余雯晶向记者表示。而让她感受更深切的,是学术研究与编辑工作相互促进的关系:编辑工作会接触到各时段、各专业方向的文章,需要对学术发展和前沿课题有明晰的认知,具备全局性认识和更广的视角,学术研究能力和洞察力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基础;从编辑的视角选择课题、思考问题,则能提升学术研究的广度、深度和高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青启计划”助力下,长年在编辑部伏案工作的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副编审胡海忠和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副研究员王尧也真切触摸到了“诗和远方的田野”。胡海忠表示,“青启计划”不仅让他与学术共同体实现了联动交流,也使他的学术研究不断走向深入。他认为,学术交流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了解不同的观点和视角,避免让自身的研究限于一隅,因为“整全视角的获得需要对整全的历史、时代的完整把握”。下一步,他计划从时代问题、从文明史背景,切入中国哲学研究。一方面,认真学习西方哲学、中国历史,为理解中国哲学提供整全的参照系;另一方面,从文明史角度,深入把握中国哲学的整全性特征,从第一哲学、超越理论、整体性与个体性、有限性与无限性等维度刻画中国哲学的特质。
王尧的学术目标,是对20世纪以来学界搜集整理的各类少数民族叙事文本进行解析,立足口头传统,尤其关注相同情节类型、结构模式的民间文学在多个民族中的不同文类表达,探索用“讲故事”的方式建构共同体的文化行为,呈现多民族民间叙事的形成机制和心理规律。王尧表示,那些传统的神话演述、节日、仪式等民俗活动,目前多处于濒危状态,搜集材料的机会稍纵即逝。紧要关头,是“青启计划”助了她一臂之力,让王尧能脚踏实地走向田野,实现自己的学术追求。
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中国人口科学》编辑部助理研究员许多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已有两年。两年来,编辑部编研一体的氛围和“青启计划”的支持,使他在学术道路上快速成长。2024年,他所在的科研团队以上海2017年实施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政策为切入点,评估了无烟立法对居民吸烟行为及宏观经济结果的影响。团队成员来自公共卫生和经济学等不同学科,多学科融合拓宽了研究视野。在考察吸烟行为变化这一公共卫生议题之外,他们还引入经济社会视角,将微观行为变化与宏观经济模型相结合,测算了在全国层面实施同类控烟政策的潜在经济影响。相较于对单一类型行为的考察,基于多学科视角的系统性经济影响分析更具有循证决策的参考价值。基于相关研究,许多以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期刊《柳叶刀·公共卫生》上发表学术文章,世界卫生组织近日也对该研究的发现作了推介。随着权威论文见刊、学术专著付梓,许多科研成果和编辑工作均获得了较高认可。编辑工作的所见、所学、所悟,也正悄然转化为他研究工作的所思、所用、所成。许多说,未来,他将继续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奋力前行,以更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回应时代召唤。
护佑青年志远飞,助力学林绘锦章。在“青启计划”护航下,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青年学者勇攀学术高峰。未来,“青启计划”也将激励他们不负时代、不负青春,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在学术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