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传承优良学风 赓续社科学脉
2024-07-12 来源:社科院专刊总第696期
分享到:

  编者按:为全面加强学风和道德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学术生态,推动我院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6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学风和道德建设论坛。在主题分享环节,8位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传承优良学风 赓续社科学脉”,分享了学风和道德建设故事。现将发言摘登,以飨读者。


赓续学脉  传承学统

  ◇朝戈金(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的学风和道德建设论坛上,我有幸就学脉赓续问题发表见解。此刻,不禁回想起“中国史诗学研究团队”在过去40年里所凝聚的工作精神和取得的卓越成就。这个荣获“首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团队”称号的团队,其成功源于长期积淀的学术传统和工作作风,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目标坚定、不畏困难、扎实推进、追求高远。

  目标坚定。民族文学研究所自创立之初,就将史诗学确立为重点研究方向,并始终如一地坚持。几代学者薪火相传,共同铸就了中国史诗学的学术高地,逐步将话语权从国外学者手中收回。

  不畏困难。20世纪80年代,我们起步时面临诸多挑战:资料匮乏,手段落后,理论方法亦步亦趋。然而,在老一辈学者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不辞辛劳,深入偏远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他们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为史诗资料学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扎实推进。口传史诗浩如烟海,记录工作耗时费力。团队秉持对学术和人民负责的态度,不急于求成,而是稳扎稳打。如今回顾,我们的资料学建设步伐稳健,积累扎实,方法科学,成果丰硕。

  追求高远。团队三代学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学术理念,致力于记录和研究各族人民的艺术创造力。这份使命感让我们在工作中倍感自豪和责任重大。

  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颁布,中国史诗学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敏锐把握时机,推动三大史诗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并成功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2009年,“格萨(斯)尔”和“玛纳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1年,“赫哲族伊玛堪”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肯定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将其誉为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202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三大史诗的精彩呈现更是让全国观众领略了这一文化瑰宝的魅力。

  回首几十年的奋斗历程,中国史诗学研究团队在赓续学脉、传承学统、心系“国之大者”方面,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事业树立了典范。这段经历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唯有将专业知识与人民事业紧密结合,才能获得内心的真正踏实与满足。


提升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能力

  ◇倪峰(美国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研究员)

  近些年,因时局变化纷繁复杂,美国研究所科研任务增多。为将主要时间和精力聚焦于党中央和院党组部署的重要任务上,所党委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以“大兵团”作战与“小分队”破击相结合,将我院“三项共识”在美国研究所研究领域落实落地。

  政治上“守正”。主要落实“两项工作”。一是立足时代使命、身份职责,守住“国家队”初心,在成果立意、宣传口径、政治导向上,始终与党中央和院党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让科研人员做好“断舍离”,即不必要的横向课题、邀请讲座、媒体采访、合作项目,能不接就不接,抵制住诱惑和干扰。 

  科研上“守心”。主要抓好“三项建设”。一是发挥老一辈知名专家的学术引领作用,进行传帮带,将老一辈科研人员形成的矢志不渝为人民和国家做学问的“文骨”薪火相传。二是以打造《美国研究》和《当代美国评论》两本核心期刊为基础,抓实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融合发展,让务实的“文风”有市场。三是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要义出发,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三大全球倡议”和“一带一路”倡议,让研究成果有品位。

  组织上“聚力”。主要开展有针对性、有重点的研究工作,让有限的资源和力量实现最大效用,将工作重心放在中央交办任务和院党组部署上,具体采取三种方式。一是以美国研究所为依托,与院外所外单位合作,完成院重大项目。二是围绕交办任务合理调配所内力量,组建系列专班和研究组。三是在信息情报研究院的指导下,整合所内外资源完成中央交办的紧急任务。

  尽管美国研究所在有组织科研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党中央和院党组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今后将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让有组织科研发挥更大效能。一是打造一支以外交一线、经贸一线、科技一线、对外传播一线、国别研究一线重量级专家为主要构成的兼职研究队伍,增强研究成果的战略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进一步发挥各研究室在研究方面“小分队”作用,通过加强内外协同,使相关研究更深、更实、更精。三是在培养中青年科研骨干业务能力的同时,加强组织能力的锻造,形成有组织科研的长效机制。


担当起新时代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杨艳秋(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历史理论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研究员)

  传承优良学风,赓续社科学脉,不仅要求我们继承和发扬历史上形成的优良学风传统,还要求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活力。

  当代学风建设的历史底蕴

  “直书实录”是中国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唐代史学评论家刘知幾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史学家需要具备才、学、识的著名“史才三长”论,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此基础上增加“史德”一长。这些观点强调了史学家在才能、知识、认识和情怀方面的修养和要求,不仅对史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素养的共同要求,是良好学风的基本要素,对整个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风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修养的

  高标准与新要求

  侯外庐学派的形成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典范。侯外庐将中国丰富的历史资料与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统一研究,与一批志同道合者共同撰写了《中国思想通史》等重要著作,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体系——侯外庐学派。侯外庐学派的学术实践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创新,其所倡导的独立自得精神,强调科学探索、开拓创新、自我反思的学风在推动中国史学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时代史学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一是坚守学术道德的根本底线,坚守科学精神,严守学术规矩,捍卫职业道德,做有思想、有情怀的学问,让学者有风骨、成果有品位、殿堂有尊严,努力打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历史研究的中国学派。

  二是坚持理论创新的学术要求,紧扣时代脉搏,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题,展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努力开辟中国特色历史学研究的新境界。

  三是坚定为人民做学问的时代责任,把个人为学与党和国家、人民的事业密切联系在一起,回应人民群众期待,回答时代课题,用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引导社会。


持续加强期刊学风和职业道德建设

  ◇李雪松(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主编,研究员)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办有《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和《中国经济学》两本期刊。全所上下高度重视期刊学风和职业道德建设,在选题设置、队伍组建、数字传播、刊会融合、规则制定等方面持续加力,积极推进期刊高质量发展。

  一是高度重视选题设置,加强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研究和阐释。我所期刊不定期策划重大选题,如“学习宣传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阐释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等专题征稿,加强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研究和阐释。

  二是高度重视队伍组建,选优配强编辑部人才队伍。2022年初,为适应两本期刊发展需要,我所将编辑部编制从6人增加到8人,并加大人才交流和引进力度。近两年,编辑部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高校引进了多位优秀编辑人员,编辑队伍的学术水平、选稿能力和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三是高度重视数字传播,促进学术交流和学术生态建设。自2022年第9期起,《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在官网、中国知网、微信公众号等传播渠道公开刊发论文的原始数据、程序代码及因篇幅所限未能刊登的附件(如数理公式推导过程)等资料,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学术生态建设,推动了论文的可复现和可检验。

  四是高度重视刊会融合,促进学术论坛、学科建设与期刊发展的良性互动。我所积极探索“刊会融合发展”模式,每年常设的几个论坛接收投稿论文数量一般都在300—1000篇。我们从中择优遴选出15%左右论文进行现场宣讲和专家点评,从宣讲论文中再遴选出15%左右高质量论文,根据专家点评意见进行修改并经《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编辑部审核后直接进入期刊外审程序。

  五是高度重视规则制定,为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2024年5月,我所修订《关于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和〈中国经济学〉杂志发表论文的有关规定》。本所人员第一作者发表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的时间间隔不低于3年,非第一作者不低于一年半。对所外人员发文时间间隔也作出了详细规定。这些规定为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今后,我们将多向先进单位学习,传承优良学风,强化规章制度建设,持续加强期刊学风和职业道德建设。


“三项共识”引领管所治所见成效

  ◇张冠梓(信息情报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

  去年以来,院党组旗帜鲜明地提出“三项共识”,为各单位管所治所立起标杆。信息情报研究院以“三项共识”为引领,在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管所治所路子上进行了以下探索。

  围绕主平台职责,在打造能征善战的优秀团队上下功夫。注重发挥党建引领。通过党委会、中心组学习等,对重要论述、重大活动等跟踪梳理,形成常态化学习机制。开辟自主培养途径。举办自主学习品牌《长安论坛》20期,把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创新理论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提高编辑专业素养。推进编研一体建设。组织编辑在做好本职工作前提下,开展适量研究,努力成为“懂学术”的编辑,更好助力主责主业。

  围绕主渠道职责,在“穿针引线”、上传下达上下功夫。健全载体矩阵。发挥好院党组开辟的《专报》制度,全力办好要报内刊、专供信息等,构建层次分明、种类齐全的信息报送载体矩阵。加强选题策划。把稿件创作重心向源头倾斜,开展“选题式”大调研,建立与上级部门沟通确定选题、要情研判例会研判选题、向专家学者征集选题“三结合”的制度,建立《要报选题指南》编审机制。注重上下衔接。加强与上级沟通,形成月度选题会商目录机制。注重把上级需求和专家学者的成果相对接,实现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畅通联结。优化约稿机制。建立紧急约稿专家库和约稿分级管理体系,高质量完成交办任务。严把稿件质量关。坚持高质量发展,严把稿件政治关、学术关、质量关。 

  围绕主窗口职责,在学习教育、锤炼作风上下功夫。加强制度建设。围绕课题和成果管理、学术交流、规范网络行为等制定系列规章制度。建立研判机制。围绕意识形态、要情舆情、人才队伍建设、保密等,开展经常性专题研判。强化制度保障。围绕信息报送、智库建设以及奖励激励、信息反馈、专家咨询等建立20余项制度规范,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信息情报研究院将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锐意进取,守正创新,不断推动管所治所水平迈上新台阶。


守正创新 启智润心 以爱为名 以学为养

  ◇苏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守正创新、启智润心、以爱为名、以学为养,不仅是我此次汇报的标题,也是我从事教育工作以来一直秉持的初心。

  择一事、忠一生,守一树花开

  在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中,乡村女教师支月英用36年的坚守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教育:教育是择一事、忠一生的坚守。

  说到榜样的力量,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教育家和大师。依托中国科协学风建设省部级项目,在学校各部门支持下,我们带领学生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建德、剧锦文、王震中、冯时等多位专家学者,拍摄完成“共和国学人”10部微纪录片,在全媒体知名平台联动推送,将思政育人与新闻传播学专业相结合,感悟大师们的人格魅力和人性之光。

  润人心、予人爱,洒一路阳光

  有这样一句话:“教育的本质,不是要把篮子装满,而是要把心灯点亮。”作为点亮学生心灯的人,只有教师自身有了光,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明亮。

  每当看到正值青春的孩子眼里却暗淡无光,年纪轻轻就开始脱发、失眠、缺少精气神……我都非常心疼。我们要用爱与智慧把学生们带进一个充满光的世界,引领学生一生向阳。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也正是对教育家精神的理解和诠释。

  应时代、把方向,做面向未来的教育

  今年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时代呼唤中国教育大规模孵化“新质学校”,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质变和系统性跃升。

  时代更迭,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在“智能涌现”时代,什么是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如何做面向未来的教育?我想,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应包含以下内容:“三ZHI”,即智慧、志趣、质效;“三力”,即觉知力、创造力、想象力;“三心”,即同理心、共情心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最后,我想用康德的墓志铭作为结尾:“有二事焉,恒然于心;敬之畏之,日省日甚:外乎者如璀璨星穹,内在者犹道德律令。”星空决定了悟性,而道德决定人性。“教书育人”“以德树人”,落脚点都是大写的“人”。我们身为人师要做有温度的教育,穷尽所知所为去唤醒人性中的“爱”和“善”。


打造科研精品 传承学术风骨

  ◇曹婧(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

  党的二十大以来,院党组带头正风肃纪,旗帜鲜明提出“三项共识”并郑重作出“三项承诺”,以党风正学风、转作风、树新风,为广大青年科研人员营造了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助力青年学者更快成长成才。

  第一,构建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标准,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的优良学风。我院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将有突出贡献的应用对策成果以及具有思想高度和理论深度的学术成果纳入职称破格评价体系,鼓励青年学者为党和人民事业述学立论、建言献策。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借此契机脱颖而出,我也有幸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务实的学风投入科研工作。

  第二,扎实推进有组织科研,注重培养笃学践行、融合互鉴的务实文风。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纵深推进,金融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更加依赖于跨学科团队的有组织合作。金融研究所统筹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和金融科技相关领域研究力量,共同探讨数字货币发展的机遇、挑战和对策。通过积极参与有组织、重合作的院所集体科研项目,帮助我补齐理论实践短板并提高综合研究能力。

  第三,潜心开展长周期的原创性研究,自觉弘扬厚积薄发、诚信守纪的严谨作风。我与研究团队花费近一年时间进行实地调研和查漏补缺,构建起统计口径较为准确的融资平台债务数据库,为深化中国特色政府债务问题研究提供数据基础。至今我依然秉持“用中国数据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初心,自觉恪守学术道德并遵守学术规范,努力做到为人、处事、做学问善作善成、久久为功。

  最后请允许我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寄语,坚定传承优良学风、赓续社科学脉的信心和决心。“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我将继承和发扬社科前辈学者心系家国天下、身传道德文章的学术传统,为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贡献青春力量。

将优良学风和学术传统落实到科研工作中

  ◇李春玲(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加强学风和道德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是深化落实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提出的“三项共识”的具体举措。作为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数十年的资深科研人员和学科带头人,应该充分发挥“传承优良学风、赓续社科学脉”的作用,不仅要在个人科研工作中坚持勤奋严谨的学风和坚定的政治信念,更要作为青年科研人员的表率,引领他们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科研学术环境。

  老一辈优秀科研工作者的优良学风,对我个人的学术成长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始终强调科研服务于国家发展,强调学术研究应聚焦社会重大问题。同时,老一辈学者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中国本土化实践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老一辈学者还十分强调核心领导与团队合作,重大项目团队合作在培养青年优秀人才中发挥了重要的“传帮带”作用,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个重要学术传统。研究所和研究室的设置,也是这一学术传统的制度保障。

  老一辈学者的优良学风和学术传统深深融入我的学术品格之中,落实到我的日常科研工作之中。在我担任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与教育社会学研究室主任之后,我也努力把这些优良学风和学术传统传递给青年科研人员。我基于研究室这一平台,组织核心研究团队,持续实施一系列重大课题,引导青年科研人员将个人研究兴趣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结合,鼓励他们在掌握现有的西方社会学理论基础上创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使青年科研人员不仅会做学术研究,也会写资政报告,不仅学术成就突出,政治信仰也十分坚定。我所在研究室先后有两人获国家级人才项目,还为研究所培养了两位研究室主任和一位副主任。作为院首批青年导师制导师,我对青年学者因材施教,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助力青年学者更好更快成长。我还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特聘教授和社会学系主任,把“传承优良学风、赓续社科学脉”落实到本科教学工作和研究生培养中,探索研教融合之途,培养学术新人和哲学社会科学后备人才。

责任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