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推进时间利用调查与研究
2024-06-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分享到: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 (记者 王春燕)6月17日,《时间都去哪儿了?外部冲击与中国时间利用变化》(以下简称《时间都去哪儿了》)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刘志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杨志勇出席会议并致辞。

  刘志彧表示,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围绕“时间利用、能源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开展主流和特色研究。在内蒙古自治区应用经济学“一流建设学科项目”和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时间利用调查与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的资助下,作为“中国高校微观调查数据联盟”的一员,内蒙古大学时间利用调查与研究中心于2021年完成了第二轮中国时间利用入户调查和追访工作。此次发布的报告以2017年和2021年中国城乡居民时间利用全国性追踪调查数据为基础撰写而成。报告研究基础扎实深厚、数据支撑客观翔实,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杨志勇表示,时间利用调查为相关研究和公共政策制定提供了宝贵的基础数据,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此次发布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是“中国时间利用报告”系列的第二部。与该系列第一部成果《时间都去哪儿了?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相比,《时间都去哪儿了》增加了中国与其他国家时间利用的比较、2021年与2017年中国居民时间利用变化等内容,内容更加丰富、充实,视野更加开阔。希望研究团队继续深挖数据,进一步做好中国居民时间利用调查,回答好“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一问题。

  《时间都去哪儿了》主要作者,内蒙古大学副校长、时间利用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杜凤莲介绍了调查方法和该书的主要内容。基于内蒙古大学2017年和2021年中国时间利用调查数据,该书从时间利用方式变迁、有酬劳动与无酬劳动、学龄儿童学习与家庭照料、劳动与工作之余四个维度,从性别、城乡、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水平五个方面出发,分析了中国居民时间利用状况和社会差异,以及2017—2021年居民时间利用变动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居民工作时间减少、锻炼时间增加,体验效用显著提升;城镇居民综合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幸福不平等程度下降;居民休闲社交的品质显著提升,积极休闲时间增加,消极休闲时间减少;居民的数字生活以视听活动为主,生活的数字化程度显著提升。居民加班加点现象有所减轻,无酬劳动的性别差异缩小,家庭内部劳动分工更为均匀,女性无酬劳动时间随年龄由“M”形趋势转变为倒“U”形趋势。儿童学习时间利用方面的城乡、家庭背景差异缩小,家庭照料时间的教育、收入梯度更明显。

  在研讨环节,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实、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高文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尹志超对《时间都去哪儿了》进行了评价,并围绕“时间利用”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与会学者高度评价了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的价值意义,肯定了调查数据以及调查结果质量。其中,日志式调查是深入、细致研究时间利用的有效调查方法,可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时间都去哪儿了》聚焦性别差异、儿童教育和养老等问题,从时间配置角度进行了细致描述,后续可以利用时间利用调查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相信这对于促进社会公平、资源有效配置能够产生重要意义。

  与会学者认为,时间利用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社会学、经济学研究,对于心理学以及跨学科的理论融合也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分析不同社会群体在时间分配上的差异,相关学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等社会问题。居民时间利用研究需要融合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跨学科理论融合不仅能够更加清晰地解释居民时间利用现状,还有助于丰富理论体系,推动新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与会学者表示,从现实角度来看,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个人和家庭的时间利用数据,可以研究分析政策制定、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文化演进对家庭和个人经济行为的影响。不同群体时间利用差异反映了社会资源的分配程度,深入分析不同群体的时间利用差异对推动社会变革、促进更加平等的资源分配和机会获得具有积极影响。时间利用研究可以帮助政府和社会组织更合理地配置公共资源,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提供数据支持。

  会议由内蒙古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共同主办。

责任编辑: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