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云南河口智慧口岸建设经验
2024-01-19 来源:社科院专刊总第675期 作者:王昊午 杨园章
分享到:

  2023年12月13日,中国与越南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提出要聚焦六大方向,积极推进下阶段合作。其中,在贸易领域,提出智慧口岸建设是“保障服务两国和地区生产、消费的货物供应链畅通”的重要环节。作为中越重要口岸,云南河口拥有百余年对外开放历史。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理念的指引下,河口积极探索智慧口岸建设,积累了一些经验,为未来中越两国深化务实合作、促进以利相融提供了重要的案例参考。

  河口口岸发展机遇与挑战。云南河口与越南山水相连、隔河相望,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历史上一直是我国与越南以及东南亚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从近代起,河口成为中越两国之间的通商口岸,是我国连接越南乃至整个东南亚的关键通道。改革开放以来,其更是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得以快速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不断扩大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河口这一百年口岸注入了新的动力。2019年8月30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在河口挂牌成立,翻开了百年口岸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篇章。

  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两廊一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持续推进,为河口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自贸试验区及河口县采取“区县”融合发展模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区建设“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指示要求,积极利用政策红利,主动探索高水平对外开放之路。

  在拥抱机遇的同时,河口同样面临着挑战,特别是当前从“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的转型“窗口期”有限,对这一百年口岸转型升级提出了挑战。

  面对机遇与挑战,河口积极推动智慧口岸建设,通过智慧化、数字化赋能,提升口岸综合治理能力,打通对外通道堵点,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2022年1月,河口公路口岸被列为《云南省智慧口岸建设总体方案》的第一批试点口岸。2022年6月,《云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年)》明确提出,启动边境陆路口岸智慧化建设工程,着力提高口岸信息化水平。至2023年初,河口口岸智慧化通关项目总投资9665万元,已累计完成投资约8000万元,完成了项目总体建设工程的95%。

  河口智慧口岸建设实践。河口的智慧口岸建设以监管高效、通关便捷、物流畅通、服务全面为目标,不断升级口岸的硬件、软件设施。其举措与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北山国际货场的智慧化升级,提升口岸通道物流能力。北山国际货场位于河口县北山开发区,是河口口岸服务进出口企业的专业货场,也是河口公路口岸唯一的海关监管货场,承担河口公路口岸全部进出境货物、车辆的通关监管工作。货场总规划面积533.4亩,内部包括进出场专用通道、进出口监管区、集装箱区、车辆缓冲区、边民互市区、场外办公区六个功能区域,总建筑面积约3300平方米,设计年过货最高吞吐量1000万吨左右,是中越边境云南段规模最大的进出口货场。

  自2021年起,河口“区县”根据北山国际货场发展需要,对其进行了升级改造。升级改造以发展跨境大通道、大物流为背景,聚焦河口“区县”打造智慧口岸的要求,开展“全产业供应链+新技术”的改革转型,致力于在河口口岸建成云南省规模最大、货运吞吐量一流的国际口岸物流园区,为新时代高质量对外开放提供安全、畅通的通关环境,成为云南乃至西南与东盟贸易的国际大通道。

  作为智慧口岸升级的成果,2022年4月,河口“跨境物流园区管理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该平台涵盖业务管理、卡口管理、边检出入境管理、关务互联、海关物流监控、综合服务六大功能模块。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图像视觉、移动端等数据技术,可支持人货的自动验放、线上结算、远程办公等服务功能,实现业务流、资金流、关务流合一,人、车、货合一。通过实施智慧通关等项目建设,经由北山国际货场往来的货运车辆通关时间大大缩减,2023年一季度出入境车辆4.38万辆,同比上升50.87%。

  第二,结合边民互市贸易,发展“互联网+边民互市”模式。边民互市贸易是一项国家让利于民、兴边富民、睦邻固边的重要举措,对促进边民增收、推动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维护边境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边民互市也是多主体参与对外开放、促进双边民心相通的重要渠道。

  河口在智慧口岸建设中不仅关注大通道、大物流的发展,也关注如何将时代发展机遇惠及两国边民。河口县自主研发了云南省第一个引入区块链技术的边民互市贸易撮合平台“边互通”APP,作为“互联网+边民互市”的基本平台。两国边民通过“边互通”APP选择及订购商品,并在边民互市场开展线下交易,交易订单信息将直接发送给银行,结算凭证发送至海关,交易确认的商品受海关监管。“互联网+边民互市”模式有效地将边民与中越双边一级市场与国内二级市场相连通,实现边民手机操作、远程货物申报、实时线上交易、跨境结算,组建由国资控股的河口口岸运营公司为边民提供代理记账、纳税申报、开票、交易撮合等服务。目的是实现“真边民、真交易”,促进边民互市贸易健康发展。

  自“互联网+边民互市”在河口口岸实施以来,河口县目前已有近9000名边民注册使用“边互通”APP,覆盖了备案边民总人数的84%。此模式实现了传统边民贸易的全程电子化、智能化升级,使边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理业务,节约大量时间和成本的同时获得了更多的市场机遇。

  第三,搭建跨境电商平台,推动口岸产业转型升级。长期以来,空间的阻隔、文化的差异、信息的闭塞等因素制约了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和全球物流的进步,跨境电商将全球连成统一的“大市场”,并将这一虚拟市场以最经济的方式展现在互联网平台上。近年来,跨境电商已成为我国众多边境口岸探索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2022年11月1日,中越两国政府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提出电子商务是双边经贸重要领域,发展跨境电商,促进物流等领域的企业合作,提升中小微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拓展贸易投资新渠道的能力。在此背景下,河口将跨境电商平台搭建与智慧口岸建设有机结合。一方面,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河口跨境电商园区被列入河口智慧口岸建设项目,启动了跨境电商、国际邮件、商业快件“三场合一”建设。这一项目已于2021年底完成海关验收区主体建筑建造和设备安装调试并报海关验收,目前已投入运营。通过该项目,河口“区县”将落户当地的跨境电商产业与口岸智慧物流通道相连接,实现跨境电商货物直达海外仓,使商品能够更加高效地双向流通。

  另一方面,探索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式,依托海关公开数据和分拣中心实时采集数据,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强化数据收集分析功能。收集口岸进出口贸易、边民互市贸易、国内上下行邮件、农业农村产业布局等数据,并进行分析。同时,连接物流快递企业,实时掌握日常进出仓情况。这些数据为跨境电商园区的企业提供更迅速、更准确的市场信息服务,真正地实现数字时代的全产业链赋能,使跨境电商产业在当地得以健康发展,促进河口传统的通道经济转型为更加开放、更具前景、更有时代特征的口岸经济与产业经济。

  口岸兴则边民富,边民富则产业旺。河口充分运用技术手段赋能口岸及自贸试验区产业建设,牢牢把握对外开放、兴边富民、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在云南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口智慧口岸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积极推进中越两国下阶段合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云南基地项目“云南省代表性村镇调研”(2023MZSGQYJD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春燕(报纸)闫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