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春燕)3月19日,《中国日本研究年鉴2023》发布暨年鉴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陈俊乾在致辞中表示,学科年鉴是重要的学术工具书,具有学术引领、学术存史及学术评价三大重要功能。《中国日本研究年鉴》系统记录年度日本研究成果、进展与动态,为学者梳理日本研究历史脉络提供连续翔实的资料;通过对日本政治、经济、外交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数据统计,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学界提供交流平台,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机构的学者相互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年鉴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学术导向,提高时效性和编纂质量,真实记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进程,努力打造学术进步的展示平台、学术资料的集成平台、学术成果的评价平台、学术数字化的试验平台和学术共同体的交流平台。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中国日本研究年鉴2023》主编杨伯江就年鉴出版初衷、《中国日本研究年鉴2023》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他表示,《中国日本研究年鉴》是日本研究所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而着力打造的重要学术刊物平台。其秉承学术性、权威性、客观性、前沿性的宗旨,力求反映上年度日本研究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科研进展,以促进日本研究学科建设和发展、助力中国特色日本研究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国日本研究年鉴2023》旨在全面梳理总结中国日本研究界2022年度研究成果、学科发展和机构建设情况,较《中国日本研究年鉴2022》更加系统、完整、规范,设有学科综述、年度优秀论文、年度主要论文、著作目录、国内涉日研究机构及学术动态、期刊信息、大事记、日本研究主要数据8个栏目。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吕薇洲在致辞中谈到,出版系列学科年鉴,对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日本研究年鉴2023》的适时推出,对于加强中日学术交流、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日本研究方向发展变化具有重要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将进一步加强与日本研究所合作,提高《中国日本研究年鉴》的质量和水平;将进一步规范年鉴编纂出版,强化编辑队伍建设,打造精品年鉴品牌;将继续加强“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英文版”建设工作,向世界展示中国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
会议发布了《中国日本研究年鉴2023》,并为年度优秀论文作者、年度主要论文作者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
《中国日本研究年鉴2023》认为,2022年,日本研究总体上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稳步前进。研究热点仍集中在日本近现代史、当代日本总体战略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发展演变;研究呈现三个新特点、新趋向,即概念史的新尝试,积极关注和引介日本学界研究动态与方法,加强对日本研究相关多元文献的收集、利用和提高对日本各领域发展脉络的实证研究水平。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天津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河北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日本领域研究学者参加会议,对出版学术年鉴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讨论,并就进一步办好《中国日本研究年鉴》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与会学者认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更加全面认识外部世界,更加深入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推动区域国别学研究向纵深发展。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日本社会发生了诸多变化,日本研究面临一系列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其研究领域、研究方向都需要适时进行总结、重新予以思考。《中国日本研究年鉴》的出版恰逢其时。该年鉴为相关领域学者进行日本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启迪,也为广大读者了解日本提供了一扇权威的窗口。希望《中国日本研究年鉴》能够起到协调全国各日本研究机构、引领研究方向的作用,进一步推动日本研究向更深更广领域拓展。
与会学者表示,《中国日本研究年鉴2023》在栏目设置、内容收录、论文评选等方面都作了改进,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了2022年度日本研究全貌。建议进一步充实编辑队伍,拓宽选稿范围,推动《中国日本研究年鉴》更为全面、系统、规范;加大宣传与推广力度,提升《中国日本研究年鉴》学术影响力;以《中国日本研究年鉴》为平台举办各类学术活动,促进学者交流、分享研究成果,推动日本研究发展。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