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民勤地区生态环境及社会结构变迁
2022-09-23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2年9月23日总第618期 作者:汪润(古代史研究所)
分享到:

  ◇汪润(古代史研究所)

  8月23—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11位学者来到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进行国情调研。此次调研围绕“丝绸之路民勤段的环境变化与社会适应”的主题展开,集中走访考察了沙井柳湖遗址、防沙治沙纪念馆、红崖山水库、瑞安堡、圣容寺等,并在东湖镇、东坝镇、重兴镇、大坝镇进行了田野调查。

  此次调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两山”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指引着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明清时期曾是农业发展建设与水利开发的矛盾集中地区。尤其是清中后期,民勤地区人口快速增长,屯垦土地面积随之增加,逐步进入经济发展与环境维护的动态平衡,社会形态也从移民定居的家族社会转向以水利设施为中心的水利社会。民勤县的历史案例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古今通用的,社会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会随着生态环境发生变化。

  人口增长与过度开发导致沙漠化

  通过村落走访与史料比对,调研组发现,历史上的民勤由于地处边境,战争频发,当地人口不断迁徙,流动性大。如今的民勤百姓大部分是明清时期几次大规模移民的后代,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明初屯田军卒的后裔。洪武五年(1372),征西将军冯胜定河西,民勤进入明朝版图,饬令设镇番营,为一级军事组织,置临河卫。这时的民勤隶属凉州副总兵官辖领,属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统辖,驻官兵2500名。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临河卫为镇番卫,并修葺城垣,卫设左、中、右三所。这些驻军就是明代开发民勤绿洲的第一批移民。

  明代向民勤盆地的移民,奠定了今日民勤的人口基础。明代移民多属屯边将士。随着时间推移,将士子弟入籍,人口迅速增长,家族势力也越来越大。担任过镇番卫指挥使职务的家族分别是方诚、陈源、李马儿、许成、刘源、刘伯谅、张胜、吴麟对应的八个家族,其中方诚家族世袭十代,成为当地第一大户。通过史料与实地考察对比,调研组发现,以上八个大家族后裔至今仍然居住在民勤县城和距县城55公里的蔡旗镇一带。

  除了明代移民以外,民勤原住民的第二大来源是清代的军屯。康熙年间,由于平准战争的需要,民勤地区成为清军大后方,军需供给必须经由此地,清政府在民勤进行军屯。当时典型的屯田方式是绿营兵屯,绿营兵按照原有的军队编制,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大多数屯田兵来自内地,他们带来了当时内地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大大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据《甘肃新通志》卷十七《贡赋下》记载,民勤地区明朝屯田2223顷46亩,清朝屯田为3266顷4亩,增加了千顷有余。

  随着明清时期的移民开垦活动不断扩大,沙漠化问题日益凸显。在民勤连古城遗址,调研组发现,这里已经被流沙覆盖。相关遗迹表明,该地在明代就已经荒废,居民被迫东迁。中沙窝地区由于大河主流东移,逐渐干涸,在狂风的吹蚀下,沙堆壅积,最后沙漠化。位于中沙窝中的东安堡、红沙堡、老爷庙等居民点,都是从明代开始逐渐沙漠化的。

  调研组分析认为,由于不合理垦殖,明清时期民勤许多农田被沙漠吞噬,农业生产遭受打击。柳林湖地区的土地沙化现象十分严重,飞沙导致楼宇坍塌,晚清时期就已经荒废。由于风沙之患,安东堡、黑山堡、红崖堡、六坝堡等地已无人居住。大量居民抛弃原有耕种区,到邻近地区或稍远的地方寻找更适宜农业生产的新田地。

  水利纠纷导致社会关系变化

  明清时期,由于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水利纷争成为民勤主要的社会矛盾。水利纠纷的案件类型包括:河流上下游各县之间争水;县内各渠、各坝之间争水;同一坝内各利户之间争水。明清以来,因水利纠纷而导致当地人际关系紧张的局面较为常见。

  调研组结合历史案例和田野考察,总结明清民勤水利纠纷的形成原因和调解机制,发现纠纷案件大多起因于争夺水权。民勤的石羊河流域跨经不同区域,水利纷争往往牵扯到流域内水权划归问题。在解决途径上,相对较大的案件往往由官方与民间共同裁决,而较小的案件一般由民间自行解决。

  民勤传统水利秩序中存在着“渠”“坝”关系、移民屯田与移入区原住民关系,两种关系相互交织,容易导致对抗局面。这就需要一套管理机制协调各方的用水诉求,保证水利秩序正常。清代,当地已逐步形成了县府、渠长与乡绅合作管理境内水利的格局,各方力量互相协作,也互相制约。在县府的协调下,“渠坝”才能进行水利合作。在制定水利制度以及协调水权归属时,官方一般以尽量保证农业灌溉为原则,在此基础上均匀水利。这样一方面使水资源的分配更为公正,另一方面也能有效解决争端,避免激化矛盾,维护地区稳定。如咸丰元年(1851),石羊河水涨,堤坝崩溃,县令李燕林召集川绅、湖绅一同勘察,重开新河。当时来自不同地区的士绅们能够共同参与修葺,说明了地方大族之间面对矛盾时,可以在县府协调下合作。

  此外,通过研究水利方面的碑刻、家谱等史料,结合对民勤水利设施的实地调研,调研组认为,明清时期水利纠纷的顺利解决,有赖于各级政府官员进行详尽的调查和摸底,了解该流域内基层水规、水法、灌溉习惯等,尽可能平衡各方利益。地方水利纠纷的解决往往由政府和民间协力参与,政府起指引和规范作用,同时发挥民间的能动性来化解矛盾。水利案件中的权利纠纷,看似是人群与水权的问题,其实是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的集中体现,纠纷的解决过程也是官方、乡绅、百姓等多个社会阶层的合作协调过程。由此可见,生态环境恶化会导致社会运转的各个方面发生改变,官方与民间需要共同参与,进行综合治理和开发,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需增强区域文化认同

  调研组走访了民勤地区的乡镇、街道,对当地居民进行了口述访谈,发现由于民勤在历史上为移民聚集居住区,所以当地民众形成了两种较强的认同,一是对祖先和家族的认同,二是对所属水利地区的认同。相对河西其他地区,民勤的家族势力较为明显。

  调研组观察到,民勤“聚族而居”的村子中普遍有一至三个大姓。当地人建造的房屋一般会在门匾上书写本家郡望,以彰显移民来源和家族荣耀。例如,吴姓家庭的门口匾额,有的书写“延陵望族”,表明是来自江苏的吴氏家族;也有的书写“德绍汾阳”,表明是来自山西的吴氏一支。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说明在移民社会中,人们会更强调自己的家族来源和家族认同,这也加强了家族内部协作生产的可能性。

  调研组发现,民勤地区按照灌溉渠系分为“坝区”和“湖区”。沟、盆、渠、坝地段相互毗连,人口稠密。清末开始,乡村就多以坝、沟、渠、岔等渠系来划分和命名,如头坝村、东五沟村、中渠乡、大西岔村等。村名与水利系统名称重合,使得百姓对自身所属地区产生认同的同时,也增加了对水利区域的认同。通过对当地居民进行口述访谈,调研组了解到,以渠系为单位的水利村庄在百姓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的作用,逐渐超越了家族的地位和作用。这体现了区域水利治理逐步推进,灌溉渠系网络对当地百姓的影响日益凸显。

  通过此次调研考察,调研组认为,纵观明清时期的民勤地区,从移民屯田的大规模开垦,到生态环境恶化、水利案件频发,再到对家族、乡镇与水利的认同的变化,当地社会结构也随之变迁,以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这都体现了在生态环境、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的相互影响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存在某种动态调节机制。民勤的移民开发史,可以为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个案参考,从而更全面地思考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协调关系,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