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保护农业遗产 农耕续力前行
2023-01-13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3年1月13日总第629期 作者:记者朱高磊 通讯员韩翰
分享到:

  本报讯 (记者朱高磊 通讯员韩翰)近日,第九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主题为“保护农业遗产 农耕续力前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在致辞中表示,敖汉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遗址分布密集,在敖汉旗800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4000余处不同时期的古文化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自1959年成立以来,便长期在赤峰地区开展田野考古工作,60余年从未中断,与敖汉旗文物考古部门精诚合作,取得了一批显著的学术成果。202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将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对敖汉旗西大梁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做好考古发掘工作,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以考古新成果丰富敖汉旗史前考古学文化的内容。深入阐释西辽河流域史前考古学文化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考古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在题为“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与西辽河流域史前文明”的报告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刘国祥围绕敖汉史前考古的重要性、西辽河流域史前文化的聚落演进(以教来河上游为例)与经济形态变革、旱作农业系统助推西辽河流域史前文明诞生三大方面进行了论述。他说,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不仅能助推当地经济发展,对当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也有启示与借鉴意义,同时也有助于环境治理。敖汉旗有着8000年连续不断的农耕文化,如今当地农人依然延续着施农家肥、轮作、套种、人工锄草等传统耕作方式。对于敖汉小米的大力推介,让更多人看到了当地悠久的农耕历史、传统的农耕方式和独特的民俗民风,让全世界看到了敖汉旗独特的农产品历史文化价值和中国8000年农耕文化经久不衰的魅力,让世界看到中国、理解中国,提升了中华文化软实力,扩大了中华文化影响力,真正做到了“讲好中国故事”。

  会议期间,考古分论坛在线同步召开,考古专家围绕“比较视野下的敖汉旱作农业与西辽河流域史前文明”开展主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树芝对距今8000年前后兴隆沟遗址粟黍发现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兴隆沟遗址栽培作物黍和粟的发现,为探讨野生植物如何被驯化为栽培粟和黍以及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实物资料。兴隆沟遗址栽培作物黍和粟的栽培,加速了人口大幅度增长、定居生活方式的普及、社会的复杂化进程。

  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徐昭峰以稻作农业、大豆、小麦、荞麦的传播为例,阐述了辽东半岛南端农业的传播问题。他说,辽东半岛南端是先秦时期东北亚地区多种文化交汇之地,也是先秦时期东北亚地区多种农业传播的通道,从这个意义上,其再次实证了辽东半岛南端是东北亚早期文化交流的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教授蒋洪恩谈道,研究表明,粟由黄河中游沿“西北线”和“西南线”两条主线传播,于距今5000年时到达黄河上游和西南山地的中低海拔地区,于距今4700年时进入西北内陆干旱区。粟的地理空间扩张模式明显受到地形、热量和降水等自然要素分布的限制。为了适应不同降水,不同遗址间粟种子群体呈现显著的、复杂的和无规律的差异,总体上种子尺寸和形状中值波动较小,没有趋势性变化;粟在该时段产量的增加可能主要是通过单株种子数量的增加实现的,而非单粒种子尺寸的增大。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等共同主办。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