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提升新时代中国民族史研究水平
2022-12-23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2年12月23日总第627期 作者:记者 赵徐州 王春燕
分享到:

  本报讯 (记者  赵徐州 王春燕)12月11日,“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暨新时代中国民族史研究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中国民族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天晓,大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赵铸出席会议并致辞。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赵天晓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对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提出新要求,为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从事民族史研究的专家学者明确了学术职责和时代担当。此次年会以“新时代中国民族史研究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旨在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新时代主旋律,推动中国民族史研究不断创新发展。希望专家学者切实把研究工作与党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密切关注当前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增强“五个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提供坚实学术支撑和历史借鉴。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新时代中国民族史研究,打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民族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广大民族史学工作者共同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彭勇表示,我们要抓住契机,立足各自的专业领域,开拓创新,携手提升新时代中国民族史研究水平,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要加快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学研究转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玉溪师范学院院长段红云表示,民族学研究要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题主线,深刻领会中国民族学研究转型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需求,坚持吸收借鉴与守正创新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国内民族研究与海外民族研究相结合。

  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

  与会学者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现象进行了深入解读,进而探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等问题。

  自费孝通先生20世纪80年代提出“西北民族走廊”概念后,学界普遍认为民族走廊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教授苏发祥表示,西北民族走廊将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连接起来,带来人口的迁徙和流动,同时也促进了中原文化同西北民族地区乃至国外文化的交流互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乌云毕力格辨析文物“皇太极敦请萨迦法王会晤圣旨”为单一蒙古文诏书,认为该文物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一统国家的历史是由中国各民族共同书写的,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国家统一。

  通过探讨巴盐古道对武陵山区的发展、武陵山区内部的联系以及武陵山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影响,中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段超认为,巴盐古道促进了各民族各区域的交流,带来了相关集镇村落的繁荣,创造了丰富的区域文化,增进了文化认同,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西夏文化,杂糅了汉族文化、党项文化、吐蕃文化、鲜卑文化、回鹘文化等因素。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教授杜建录认为,作为一个由党项人建立的多民族政权,西夏积极吸收中原汉族文化,官僚体制效仿唐宋,主流意识形态崇尚儒学。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史来看,这具有深远的历史进步意义。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连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与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围绕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近现代中华民族理论研究、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历史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等议题展开学术研讨。

  会议由中国民族史学会、大连民族大学主办,大连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承办。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