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准确把握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题主线
2022-10-28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2年10月28日总第621期 作者:李夏
分享到:

  本报讯 10月15日,“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当代政治史研究述评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会议主题深入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党组成员、副所长(主持工作)李正华在致辞中指出,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也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研究指南。中国当代政治史研究更要吃透第三个历史决议精神,特别要对决议中一系列重要的新论断新表述深入学习领会,以更好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

  沈阳药科大学党委书记徐凤翔在致辞中表示,沈阳药科大学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怀下创办的高等药学学府,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办学历史与百年党史紧密相连,深入研究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是责任所在、事业所需。深入研究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有助于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好地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增强历史自信和斗争精神,坚定信心、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教育长柳建辉指出,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为中国当代政治史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提供了历史分期的依据。中国当代政治史研究应重视对新时代政治史有关问题的研究,例如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人类文明新形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张星星围绕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统一战线工作的历史经验发表了观点,重点谈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即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新型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武力论述了加强党的领导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中国经济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学勤表示,“两个确立”是指导中共党史学深化研究的根本要义与坚实保障,也是中共党史学和新中国史研究的重要议题。目前学界关于“两个确立”已经取得众多成果,但还存在继续深入研究的空间。要从五重维度审视“两个确立”的历史依据,即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史、近现代中国180多年历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新时代十年史。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谢晓娟认为,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充分体现了百年大党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担当。中国共产党善于在总结历史经验中揭示历史规律,在把握历史规律中洞察历史大势,在顺应历史大势中掌握历史主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认知、历史主动和历史使命是由党的内在品质、根本属性决定的,更是由党的辉煌历程决定的。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正礼表示,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具有四个显著特色。一是主题主线明确,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聚焦成就经验,不仅聚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而且重点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三是彰显了历史主动与历史自信;四是宏阔深邃,重在揭示内在规律和深刻道理。

  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丁义浩认为,新时代不断提高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需要加强理论武装,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升科学理论的阐释力、引领力、传播力;坚持人民性,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工作导向,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强化宗旨意识;完善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策略,压紧夯实工作责任,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守好前沿阵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任欧阳雪梅谈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生命至上、健康至上,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守正创新中医文化遗产,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创新发展中医药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外交史与港澳台史研究室主任王巧荣谈到,中国外交始终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核心、以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为宗旨,致力于追求全人类共同利益。新时代中国国家利益观促进了中国外交理论的创新发展,也促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总体布局的完善和发展。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行认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保证。其制定与实施有利于反映各民主党派的政治诉求,巩固和扩大了社会主义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实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发展。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增福表示,应深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文化维度研究,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辩证关系,既要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生成、鲜明特征、重大意义,又要关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基础,特别是要探寻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现代性思维方式的解构与重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党组成员、副所长宋月红主持开幕式。会议期间举行了《中国当代政治史研究撷英》(第一辑)首发式。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沈阳药科大学主办,当代中国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沈阳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当代中国史研究》编辑部、当代中国研究所政治与行政制度史研究中心承办。

  (李夏)

责任编辑:陈静